经期疼痛是很多育龄女性都遇到过的麻烦,不少人不知道,其实通过科学吃对食物,就能帮着缓解不适。接下来从几个关键方面说说经期该怎么吃。
铁元素要补够:避免头晕乏力
经期会失血,铁也跟着流失。很多育龄女性容易缺铁,比例能到35%,缺铁了经期就容易头晕、没力气。吃红肉比如瘦牛肉,里面的血红素铁好吸收,100克瘦牛肉大概有3.3毫克铁,再配200克深色蔬菜(比如菠菜、紫甘蓝),既能补上每天需要的12-15毫克铁,也不会因为吃太多红肉有负担。像菠菜、豆子这些植物里的铁不好吸收,得配点维生素C,比如吃菠菜的时候配个橙子,或者炒菠菜加醋,能帮着铁吸收。
维生素E:缓解子宫收缩疼
维生素E能帮着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多了子宫会收缩得太厉害,就更疼。平时吃点鸡蛋黄、葵花籽油、羽衣甘蓝就能补维生素E。早餐加30克杏仁(大概一小把),里面的维生素E比补剂好吸收40%,每天总共补15毫克左右就行,别吃太多,不然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膳食纤维:让子宫血流更通畅
吃够膳食纤维能减少痛经,每天吃300克混合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芹菜、胡萝卜),里面的槲皮素、芹菜素、β-胡萝卜素一起能让一氧化氮变多,帮着子宫血流更通畅。尽量选不同颜色的蔬果,比如红的苹果、绿的芹菜、橙的胡萝卜,颜色多,里面的多酚类物质一起作用,效果更好。
体质不同,吃的也不一样
如果是寒凝血瘀体质(平时手脚凉、痛经是冷痛),可以用3克生姜加5颗红枣煮水喝,生姜里的姜辣素能扩张血管,红枣里的成分能帮着细胞供氧。要是体质偏热、容易上火,就把红枣换成桂圆,既能温补又不会太燥。水的温度控制在60℃左右,有效成分能溶出来,喝着也舒服。
稳血糖:减少疼痛感知
经期血糖忽高忽低会让疼得更厉害。试试分段吃:正餐前30分钟吃10克坚果(比如1-2颗核桃或腰果),餐后1小时喝200毫升带活性益生菌的酸奶。坚果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能延缓血糖下降,酸奶里的钙能让子宫平滑肌没那么兴奋,这样血糖波动能少25%,疼得轻些。
搭好饮食结构:按层吃更均衡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经期可以这么搭饮食结构:一半是深色蔬菜,四分之一是全谷物(比如燕麦、糙米),15%是优质蛋白(比如鸡蛋、瘦肉),剩下10%是健康脂肪(比如坚果、橄榄油)。每周吃3次深海鱼(比如三文鱼、沙丁鱼),里面的Omega-3能减少炎症因子,让炎症轻18%,选低汞的品种更安全。
这些食物别碰:加重痛经
经期别喝含糖饮料,喝了痛经风险会涨3倍;咖啡因别喝太多,每天超过200毫克(大概1杯美式咖啡)会让钙流失更多。想喝甜的可以用5克红糖加3克生姜、10粒枸杞、2颗桂圆煮水,比单纯的红糖水好,既能温补又不会吃太多单糖。
总的来说,通过这些饮食调整,能帮着缓解经期不适。不过每个人体质不一样,得根据自己的情况改。要是不确定,可以找专业营养师问问。平时保持规律吃饭、营养均衡,才是改善经期健康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