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不少人对它的症状和处理方法存在误解。其实,约80%的急性咽炎由病毒感染引起,仅15%-30%是细菌感染。咽喉作为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每天要过滤约1万升空气,当遇到病原体侵袭或环境刺激时,容易引发免疫反应,出现咽炎症状。
症状怎么认?
急性咽炎的典型表现有三个:一是咽痛持续3-4天;二是发37.5℃-38.5℃的中低热;三是“三个常见感受”——早上起来喉咙干、有灼热感,喉咙发痒忍不住一阵阵咳嗽,说话多了声音会哑。如果是病毒感染,常伴随鼻塞、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如果是细菌感染,多会出现扁桃体化脓、脖子上的淋巴结肿大。
在家怎么护理?
环境要调整
用带HEPA滤网的空气净化器,让室内PM2.5浓度保持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同时用加湿器把湿度控制在45%-60%,这样能减少咽喉刺激。每天用32℃左右的淡盐水(和生理盐水浓度差不多)含漱4-5次,有助于降低咽喉里的病毒量。说话也要“省着点”:每持续说20分钟,就歇20秒,坚持20天,能减轻声带负担。
吃什么好?
推荐“彩虹膳食”:红色的番茄含番茄红素,能抗炎;橙色的胡萝卜有β-胡萝卜素,帮助修复咽喉黏膜;绿色的西兰花含硫代葡萄糖苷,有天然抗菌作用。要注意,别吃超过65℃的热食,比如刚出锅的汤、开水,不然会加重咽喉黏膜的损伤。
药物怎么用?
根据《中国成人普通感冒诊疗指南》,没有明确细菌感染证据时,千万不能用抗生素——85%的病毒性咽炎靠家庭护理5-7天就能自愈。如果症状难受,可以选局部消炎的含漱液、中成药喷剂缓解,发热超过38.5℃时可以用解热镇痛药,但具体用药一定要遵医嘱,不要自己乱买乱吃。
什么时候要去医院?
出现这些情况,赶紧找医生:
- 发热超过5天,或者体温突然升到39℃以上;
- 吞咽困难,吃的东西比平时少一半以上;
- 呼吸变快,脖子上的淋巴结越来越大;
- 声音哑超过10天还没好转;
- 孩子出现流口水、不肯吃饭的情况。
怎么预防复发?
做好三级预防:第一级是保持室内湿度(晚上用加湿器),避免咽喉干燥;第二级是避开厨房油烟、二手烟等刺激物;第三级是控制说话时间,每天不要超过6小时。另外,运动也能防复发——每周做3次、每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比如打太极拳或八段锦,能让复发风险降低40%。
急性咽炎是很常见的小毛病,但处理不当也会变严重。只要学会正确识别症状、做好家庭护理,再加上科学预防,就能轻松应对。如果出现严重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别硬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