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会逐渐衰退,容易出现便秘等肠道问题,照顾时要兼顾营养供给和肠道健康。下面从膳食管理、运动干预、药物注意、专业支持和医疗预警几个方面,说说具体怎么帮他们应对:
老年痴呆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会慢慢衰退,吃饭要同时顾到营养够不够和对肠道的刺激。每天要吃15-25克膳食纤维,尽量选可溶性纤维(比如燕麦里的β-葡聚糖、苹果的果胶)和不可溶性纤维(比如麦麸、蔬菜纤维)搭配着吃。可以试试“五色膳食”,每天吃至少5种不同颜色的蔬果(比如胡萝卜、菠菜、蓝莓),用颜色吸引他们愿意吃。如果有吞咽困难,把食材做成糊状或者易吞咽的冻干形态;每天要喝1200-1500毫升的水或其他液体,加一点柑橘味的香精能让味道好点。还要定期查电解质,别因为吃得太淡导致钠、钾等乱了。
运动干预:帮肠道“动起来”
根据患者的活动能力做不同的运动:卧床的患者,每天帮他们顺时针按摩肚子3次(顺着结肠的方向),再帮他们动一动肢体,促进膈肌活动;能坐起来的,每天做10分钟的坐姿踩车训练;能走路的,每天走3次,每次10-15分钟。研究发现,吃完饭后稍微动一动,能让肠胃传送食物的时间缩短20-30分钟,比如散步的时候放些标记物引导他们沿着走,同时锻炼认知。如果患者不愿意动,可以用音乐配合有节奏的肢体动作,用多感官刺激让他们更愿意配合。
药物注意:规范使用很重要
如果非药物方法没用,要遵循“基础-二线-强化”的三阶梯原则。基础阶段可以用渗透性泻剂(比如聚乙二醇类),通过保持粪便水分缓解便秘;二线可以加容积性泻剂(比如欧车前类),它的凝胶层能降低直肠敏感度;必要时用促动力药物,要密切监测心电图。还要注意,有些抗精神病药物(比如氯丙嗪这类)可能加重便秘,建议记下来吃的药,定期找医生看看有没有药物互相影响的风险。如果出现腹痛加剧、大便习惯突然变了,要立刻停药去医院。
专业支持:找医生帮忙的方法
如果常规方法没用,医院有专门的治疗:生物反馈治疗通过肌电监测教患者协调盆底肌,有效率能到65%;经直肠灌注用37℃的等渗溶液洗结肠,适合大便嵌塞的患者;严重的话,专业人员会帮忙手法排便。护理时可以用“三阶段沟通法”:操作前用简单的话加实物演示告诉患者要做什么;操作中放舒缓的音乐缓解焦虑;操作后具体表扬,比如“您刚才配合得特别好”,让他们有正向的感觉。
医疗预警:这些情况要赶紧去医院
出现这些情况要马上送医院:连续两天没放屁也没大便,肚子胀;大便里有鲜红的血或者像柏油一样的黑便;突然剧烈腹痛还呕吐。建议家属用Bristol粪便量表记大便的样子,用日历记大便次数。定期做认知检查时,要把肠道的问题一起评估,小心便秘加重和精神行为问题互相影响。
总之,老年痴呆患者的肠道护理需要日常细致照顾和专业支持结合,家属要多观察患者的饮食、运动和大便情况,配合医生调整方案,遇到危险信号及时就医,才能帮患者缓解不适,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