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关节总肿着,早上起来还僵得动不了,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提醒你要注意了。这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通过科学管理来控制症状。下面从几个方面说说怎么应对:
先学会识别典型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常见的表现是关节又红又肿、又热又痛,其中晨僵的时间很关键——如果每天早上起来关节僵得动不了,超过30分钟,而且连续6周都这样,一定要重视。这种病通常两边关节一起犯病,最先中招的往往是手指关节、手腕这些小关节。除了关节,有些患者还会觉得浑身没力气、发低烧,约15%的患者甚至会出现类风湿结节、肺部间质性病变等关节外的问题。
多维度管理,帮你控制病情
运动康复:适当动起来,关节更灵活
只要疼得能忍受,就可以慢慢活动关节,比如伸伸手、弯弯腰。水里运动特别适合类风湿患者,水温控制在32-36℃的时候,关节承受的压力能减少6到7成,不会给关节添负担。另外,慢慢增加阻力的训练能帮着练肌肉力量(比如举轻哑铃),每周练3次,每次20分钟就行。要注意别让关节过度负重,运动的时候可以用护具保护一下。
饮食调整:吃对了,能帮着抗炎
可以参考地中海地区的饮食习惯,每天吃够500克新鲜蔬菜,每周吃2次以上深海鱼(比如三文鱼、鳕鱼)。还要少吃富含ω-6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某些植物油)和精制糖。另外,戒烟真的很重要——戒烟6个月,病情活跃程度能下降20%;喝酒会影响药效,最好别喝。
物理治疗:冷热敷+仪器,缓解疼痛肿胀
疼得厉害、肿得明显的时候(急性期),可以用冷敷缓解,每次别超过15分钟;平时不那么疼的时候(慢性期),用热疗比如蜡疗、短波透热,能促进血液循环,让关节舒服点。经皮电神经刺激仪(TENS)也能辅助止疼,但得跟着专业医生的指导用。
心理调节:心情好,疼痛也会轻一点
很多患者会因为长期疼痛而焦虑,认知行为疗法(CBT)能帮着调整心态。平时可以每周做2-3次正念呼吸训练(找个安静的地方,慢慢吸气、呼气,专注于自己的呼吸)。还可以记疼痛日记,把每天疼的时间、程度写下来,能发现规律,方便调整应对方法。家人朋友的支持也很重要,多和他们聊聊,心情会好很多。
环境调整:避开致炎因素,减少发作
家里的温度要保持在20-25℃,湿度50%-60%,别太干也别太潮。工作中要避开石英粉、硅尘这些容易引发炎症的粉尘。可以用智能设备监测睡眠,每天要睡够7-8小时,而且得睡踏实。换季的时候要给关节保暖,比如戴护膝、护腕,温差超过5℃就多穿点,别让关节受凉。
配合医生:规范治疗是关键
现在常用的治疗药物有传统的改善病情药(比如甲氨蝶呤)、生物制剂和靶向药,具体用什么药要听医生的。定期用DAS28评分看看病情严不严重,每3个月做一次关节超声,监测滑膜有没有炎症。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早期规范治疗能让70%的患者把病情控制得比较稳定。
类风湿性关节炎虽然需要长期管理,但只要做好日常护理、配合医生治疗,大部分人都能控制住症状,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关键是要重视早期信号,别拖到关节变形才去医院,早干预早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