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莫名疼的时候,得先分清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还是痛风——这俩虽然都让关节发炎,但为啥犯病、疼起来啥样、怎么治,差别可大了。
两大关节病的本质区别
痛风是代谢出了问题,尿酸太高(男的超过420μmol/L、女的超过360μmol/L),尿酸结晶沉在关节里引发急性炎症。典型表现是突然发作,单个关节又红又肿又热又疼,85%的人第一次疼在大脚趾根部,疼劲儿3天内达到顶峰,还可能发烧。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系统“乱打人”,特点是两边对称的关节慢性发炎,最核心的症状是“晨僵”——早上起来关节硬得动不了,得至少1小时才缓过来,常疼在手的小关节(比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和手腕。查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60%-80%的患者会呈阳性,对诊断很有帮助。
儿童关节炎的致病因素
小朋友得的关节炎常见的是“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跟遗传、免疫、环境都有关系:
- 遗传易感性:HLA-DRB1基因有变异的话,风险更高,同卵双胞胎一起得病的概率是15%-20%。
- 免疫失衡:免疫系统里的T细胞太“活跃”,细胞因子乱了套,就会一直发炎。
- 环境触发:肠道里双歧杆菌这类好菌少了、感染肠道病毒,或者维生素D不够(血清25(OH)D低于30ng/ml),都可能诱发。
现代诊断技术进展
2010年国际上的ACR/EULAR分类标准把抗CCP抗体检测放进了核心指标,诊断的准确性到了96%。影像学检查方面:
- 高分辨率超声能查到85%的早期滑膜增生
- MRI查软骨下骨髓水肿比X线准3倍
- 用偏振光显微镜看关节液里的尿酸结晶,还是诊断痛风的“金标准”
关节健康怎么管?
- 饮食调整
- 痛风的人要少吃高嘌呤食物(每天嘌呤不超过300mg),多吃樱桃这类含花青素多的食物
- 类风湿的人要少摄入ω-6脂肪酸(比如玉米油、葵花籽油里多),多补点ω-3脂肪酸(比如深海鱼、亚麻籽里有)
- 运动康复
- 每周做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游泳、骑自行车
- 遵循“疼痛3-5-7原则”:运动时疼痛不超过3分(满分10分),运动后5分钟内疼痛缓解,每周运动不超过7次(避免过度)
- 环境注意
- 关节局部温度保持在33℃左右,环境湿度别超过60%
- 冬天晨练等9点以后,气温回升了再去
三步自检法,自己先看看
- 记症状:写清楚疼的时间(痛风常凌晨发作)、哪个关节疼、疼多久(痛风一般不超过14天,类风湿超过6周)
- 测晨僵:早上起来测测关节硬到能灵活动要多久,超过1小时得小心
- 查饮食:连续7天记着吃了多少红肉、喝了多少酒,看看跟关节疼有没有关系
如果关节疼老不好,赶紧去风湿免疫科查一查。早诊断、早规范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保护关节功能。其实只要科学认识这俩病,好好管理,生活质量能明显提高——关键是别拖着,早干预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