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很多人都有的“老毛病”,不少人晨起或转头时突然头晕,其实这和颈椎的结构异常或肌肉紧张密切相关。接下来咱们就说清楚颈椎病引发头晕的原因、怎么自测、日常怎么干预,以及什么时候该就医。
颈椎病引发头晕的两大原因
晨起突然头晕,常和颈椎“出问题”有关。颈椎是连接头和身体的“枢纽”,椎动脉是给脑子供血的重要血管,它从颈椎的横突孔里穿过去。如果颈椎间盘突出、椎体骨质增生,椎动脉可能被“压到”——比如从仰卧变直立时,颈椎的曲度变了,椎动脉受压更明显,脑干前庭系统供血暂时不够,就会觉得天旋地转。
还有颈部肌肉的问题:长期低头工作的人,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这些肌肉容易“慢性劳损”。如果枕头太高或太低,晚上睡觉会加重肌肉的收缩;晨起时肌肉处于“痉挛状态”,会刺激颈丛神经里的血管运动纤维,让椎动脉收缩,导致“供血不足”——这就是为啥有的人数动脖子后晕会缓解,因为肌肉放松了,血管也舒展了。
怎么判断头晕是不是颈椎闹的?
想知道头晕是不是颈椎引起的,关键看3点:是不是体位改变(起床、转头)诱发的?晕的时间短(5-30分钟)?还伴随脖子发僵?和耳石症的“突然天旋地转”不一样,颈椎源性头晕更像“脑袋昏昏沉沉”。
自己可以试试“颈部压迫试验”:坐着低头1分钟,再慢慢仰头,如果晕得更厉害,可能是颈椎的问题。
查片子的话,偶尔晕的人先做颈椎DR平片,看看椎间隙有没有变窄、椎体后缘有没有长骨刺;如果还伴随胳膊放射性疼痛、走路不稳,得做颈椎MRI,排除脊髓被压迫;CT血管造影不是常规检查,只有怀疑椎动脉天生发育异常时才用。
日常怎么护颈椎?
睡对枕头是基础:枕头要让颈椎保持“中立位”——仰卧时枕头高度和拳头差不多,侧卧时和一拳半差不多;别趴着睡,会让颈椎过度前屈。可以用记忆棉颈椎枕,波浪形设计能维持颈椎自然曲度。
练强颈部肌肉:日常可以做“三阶拉伸”:第一步,坐着双手交叉抱头,慢慢下压维持10秒;第二步,单手侧向牵拉斜方肌,每侧重复3次;第三步,用弹力带做抗阻训练,增强颈部深层肌肉力量。每天晨起后做5分钟“颈椎操”,比如米字操、耸肩运动,能放松肌肉。
什么时候该就医?怎么康复?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赶紧去医院:第一次晕持续超过1小时、晕的时候看东西重影、手脚麻木无力、走路不稳——这些可能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脊髓受压的信号。
康复要“分步来”:急性期先让脖子休息,用软质颈托不超过7天;缓解期可以做牵引,牵引重量是自身体重的10%-15%;稳定期练“平衡感”,比如站平衡垫、闭着眼单腿站立,增强本体感觉。
预防复发要记住“20-20-20”原则:工作每20分钟,抬头活动颈部,远眺20英尺外的景物20秒;运动选游泳(尤其蛙泳)、八段锦等低冲击项目;40岁以上人群每年体检可以加做颈椎DR检查,早发现问题。
总的来说,颈椎病引发的头晕,关键是“找对原因、日常防护”——睡对枕头、练对肌肉、注意姿势,有危险信号及时就医,才能减少头晕发作,护好颈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