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全口义齿是经济实用的修复选择,靠义齿基托和口腔黏膜之间的吸附力固定,原理就像吸盘挂钩,临床应用历史很久,技术很成熟。
它的优势很突出:价格亲民,制作成本大概是种植义齿的1/5-1/3左右,适合预算不高的人;适应范围广,就算牙槽骨萎缩得比较厉害,也能做;治疗快,拔牙后2-3个月就能装好,不用等骨头再生。但它也有局限:咬东西的力气不够,只能达到天然牙约40%的咬合力,吃硬的东西比如坚果、脆骨会费劲;大概30%的人需要2-4周才能适应,可能会有恶心、异物感之类的不舒服;稳定性一般,偶尔会移位,得用舌头调整位置。维护也简单,每天要用软毛牙刷刷干净,晚上要拿下来泡在清水里,建议每5年换一副,防止基托变形影响吃饭。
种植覆盖全口义齿:平衡型修复选择
这种义齿是在传统义齿的基础上,加2-4颗种植体做固位装置,用磁吸或者卡扣连接,稳定性比传统义齿好很多。它的性能提升明显:咬东西的能力变好了,能达到天然牙70%的咬合力,能吃中等硬度的食物比如苹果、排骨;嘴里的异物感小了,基托面积缩小40%,不会总碰到舌头影响说话或吃饭;移位的风险大大降低,日常说话、吃饭都没问题。
适合它的人得满足这几个条件:牙槽骨垂直高度≥10mm;能承担每年的维护费(大概是初始费用的10%左右);想要性价比高,既经济又好用的。治疗流程稍微长点,种完种植体要等3-6个月让骨头长好,整个治疗下来大概8-12个月。
全口种植固定义齿:高端修复方案
这种是用6-8颗种植体构建支撑框架,义齿用螺丝或者粘接的方式永久固定,咬合力差不多能达到天然牙的90%以上,几乎跟真牙一样。它的优点很明显:咬东西特别有力,不管软的硬的(比如坚果、脆骨)都能吃;特别舒服,可以做没有基托的设计,完全没有嘴里有异物的感觉;能用很久,种植体5年留存率超过95%(参考2023年临床研究数据)。
但它的要求也高:牙槽骨垂直高度≥12mm、宽度≥6mm;身体要健康,没有严重的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肾病);预算要充足,大概是传统义齿的8-10倍。维护方面,每6个月要去医院做专业检查,用专门的器械清洁,别用金属工具刮伤种植体表面。
临床决策框架:三维度评估法
选哪种义齿,主要看三个方面:
第一步:口腔条件 牙槽骨高度不到8mm的,建议选传统义齿;8-10mm的,可以考虑种植覆盖义齿(可能需要做骨增量手术);超过10mm的,三种方案都能用。
第二步:经济能力 预算不到3万的,选传统义齿;3-8万的,选种植覆盖义齿;超过8万的,选全口种植固定义齿。
第三步:生活方式 经常社交的人,推荐种植固定义齿,避免义齿移位的尴尬;喜欢吃硬东西的,优先选种植固定义齿;自理能力不太好的,传统义齿维护更简单。
临床警示:常见认知误区
- 觉得种植固定义齿能终身用——其实修复体大概10-15年要换,而且有32%的人会得种植体周围炎(参考2022年欧洲研究数据)。
- 觉得骨量不够就能做骨增量手术——重度骨萎缩的人做骨增量手术,成功率只有65%-70%,还可能损伤神经。
- 盲目追求高端方案——如果平时只吃软食,传统义齿其实更合理,不用花冤枉钱。
选全口义齿不是越贵越好,建议大家带好牙片去做三维骨量评估,再测测动态咬合力,制定个性化方案。最终决策要综合看医学上能不能做、经济上能不能承担、对生活质量的需求,避免盲目选贵的。说到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