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晕倒(突发性意识丧失)同时感觉心跳发慌(心悸),可能是身体在提示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据研究,心源性晕厥(由心脏问题引起的晕倒)中约60%与心律失常有关;我国每年因心律失常导致晕厥就诊的患者超40万,但仅有不足三分之一能早期识别。
心律失常的三个常见“病根”
我们的心脏能规律跳动,全靠“窦房结”(心脏的“发电站”)发出电信号,通过一套精确的传导系统,维持每分钟60-100次的收缩。如果这套系统出问题,就可能引发危险的心律紊乱:
- 冠心病打乱电信号:心肌缺血会导致电信号传导“卡住”,超过60%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都有明显冠脉狭窄;
- 心肌结构变了乱传导:像肥厚型或扩张型心肌病会让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现在用心脏磁共振能查到微小的心肌纤维化;
- 内分泌失调连带着影响心脏:甲亢时过量的甲状腺激素会让房颤风险增加2-3倍,得警惕心律失常的并发症。
诊断心律失常的三个“新帮手”
以前普通心电图只能记录短时间心跳,现在有了更全面的检查方法:
- 可穿戴设备长期监测:带心电图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能连续测几周,有的还能提前预警心律失常;
- 植入式监测仪测更久:皮下埋的心电监测仪,能连续记录3年数据,适合反复不明原因晕倒的人找病因;
- 三维标测精准定位:心脏电生理的三维重建技术,能立体显示异常电信号的“路线”,让消融手术成功率提升到85%以上。
心律失常的“分层治疗法”
医生会根据病情轻重选方案:
- 药物调心率:抗心律失常药物得在医生指导下用,定期查心电图和血药浓度;
- 介入手术精准治:射频消融术治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率超90%,比传统方法快30%;
- 器械帮忙稳心脏:新型无导线起搏器能自动“感知”心跳并调整,有效预防恶性心律失常。
高危人群要这样“管自己”
40岁以上、职业运动员、甲状腺疾病患者得特别注意:
- 建健康档案,记好基础血压、心率等数据;
- 家里备电子血压计和脉氧仪,测晨起静息心率;
- 做高强度运动前,先做运动负荷试验评估;
- 心悸持续超5分钟,赶紧就医。
突然晕倒的现场处理要记住“三不”:别立刻让患者站起来、别强行喂药、别按人中。正确做法是让患者平躺着抬高下肢,保持呼吸通畅。临床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一患者第一次晕倒后1年内可能复发,建议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系统检查,彻底查清楚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