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疼痛伴唇部肿胀警惕根尖周炎

健康科普 / 治疗与康复2025-11-11 12:54:35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14字
解析根尖周炎的病理机制、典型临床表现及规范化治疗路径,阐述急性期处理原则与长期口腔健康管理策略,强调早期干预对预防系统性感染的重要意义
根尖周炎牙根疼痛唇部肿胀牙髓感染根管治疗炎症扩散牙科急诊抗生素口腔健康牙周护理
牙根疼痛伴唇部肿胀警惕根尖周炎

牙根周围的感染(根尖周感染)是蛀牙没及时治疗的常见后果,不仅会引发牙痛、脸肿,还可能通过血液扩散影响全身健康。下面我们从原因、症状、治疗到预防,一步步说清楚这个问题。

为什么会得根尖周感染?

当蛀牙烂到牙本质深层时,细菌和它们的代谢废物会顺着根尖孔(牙根顶端的小孔)钻进牙根周围组织。免疫系统与病菌对抗时,会释放大量炎性物质,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出。如果炎症突破颌骨“屏障”,会顺着面部间隙扩散到嘴唇皮下,引发脸肿。

怎么判断是不是根尖周感染?

典型症状有三个:

  1. 固定位置的疼:持续性钝痛,会往耳颞部放射,咬东西时疼得更厉害;
  2. 脸肿或牙龈肿:从牙龈边缘开始肿,慢慢蔓延到唇颊部,摸起来有波动感(像里面有水);
  3. 牙齿异常:牙齿晃得厉害(Ⅱ度以上松动),垂直敲的时候疼得明显,牙髓活力测试反应迟钝。 需注意:如果发烧超过38.3℃,或脸肿24小时未缓解,说明感染可能扩散到颌面部间隙,要尽快就医。

分阶段怎么治?

急性期(疼得厉害、脸肿时)

  • 局部处理:医生会在无菌条件下打开牙髓腔,建立排脓通道,让脓液流出来;
  • 药物辅助:根据症状选择抗厌氧菌及广谱抗生素组合,具体需专业评估;
  • 家庭护理:24小时内冷敷患处,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缓解肿疼。

根管治疗(彻底解决问题): 用现代显微根管技术,借助超声工具彻底清理感染物质。研究显示,经显微根管治疗的患牙5年留存率达89.7%。治疗后要定期拍X线片,观察根尖愈合情况。

治疗后要注意什么? 做完根管治疗的牙齿会变“脆”,建议做全冠修复(牙冠)预防劈裂。每6-12个月做一次牙周检查,调整咬合。

怎么预防根尖周感染?

  1. 定期查蛀牙:每6个月做口腔检查,用数字化影像技术早期发现邻面龋(牙缝里的蛀牙);
  2. 少吃甜的:减少游离糖(如奶茶、蛋糕里的糖)摄入频率,餐后用木糖醇口香糖促进唾液分泌;
  3. 突发牙痛怎么办? 用0.12%氯己定含漱液维持口腔卫生,但48小时内一定要就诊。

这些误区要避开!

  • 症状可能“隐身”:静止期可能形成根尖肉芽肿,这时可能不疼,但需拍片子才能确诊;
  • 尽量留天然牙:保存天然牙的长期成本比种植牙低,残留牙根能维持牙槽骨形态,避免脸塌陷;
  • 漱口水不能治根:市售抗菌漱口水没法清除根管内细菌膜,得医生专业清创,别指望漱口水“消炎”。

当牙根周围持续不适时,别自行用抗菌药物,赶紧去口腔专科做CBCT三维影像检查,全面评估病变范围。要知道,根尖周感染可能通过血液扩散到全身,规范治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

维护口腔健康就像维护房子的地基——蛀牙是“地基裂缝”,根尖周感染是“裂缝扩大”。定期检查、及时补蛀牙,平时少吃甜的、认真刷牙,才能让牙齿用更久。

大健康

猜你喜欢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