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总被当成单纯的“上火”或“虫牙”,但其实它可能是全身疾病的“警报”——据研究,约15%的急性牙痛患者最后查出的是非口腔问题,所以千万别忽视疼痛背后的“隐藏信息”。
心脏疾病的特殊表现
心脏和牙齿的神经在脊髓处“搭了桥”,当心脏缺血时,疼痛可能“跑错地方”到牙齿上。典型的是左前胸像被石头压着疼,还放射到左下颌,但有些人事先只有牙痛。这种痛往往活动后更厉害,休息会好点,还可能出冷汗、喘不上气。临床指南特别提醒:50岁以上人群突发不明原因牙痛,应优先排除心血管疾病。
口腔疾病的病理发展
智齿冠周炎:约80%成年人经历过“尽头牙”发炎,表现为智齿周围红肿、疼,张不开嘴。急性期可以用漱口水帮忙清洁,但一定要及时处理长歪的智齿。
牙周炎:是牙菌斑引发的慢性破坏病,早期牙龈出血,后期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松动。我国中年人得牙周炎的不少。
龋齿发展过程:从浅虫牙到深虫牙慢慢变重,当龋洞接近牙髓时,喝冷热水会剧烈疼。窝沟封闭能预防儿童龋齿,成年人也建议定期做龋齿风险评估。
鼻腔炎症的牵涉痛
上颌窦的底壁和后牙牙根之间就隔了层薄骨头,鼻窦发炎会顺着根尖孔“连累”牙齿。典型的是上颌后牙一直隐隐作痛,脸按上去疼,还流黄鼻涕。临床指南强调,单侧持续性牙痛超过10天应考虑影像学检查。
神经系统的异常信号
三叉神经痛:突发像电击一样的疼,每次不超过2分钟。刷牙、吃饭都可能诱发,得找神经内科医生查。
舌咽神经痛:少见的咽喉部疼痛,吞咽时诱发,得和扁桃体炎区分开。这两种神经痛都需要神经内科专科检查才能确诊。
疼痛鉴别的实用方法
- 疼痛性质:锐痛多是牙本身的问题(比如虫牙),钝痛得小心鼻窦或心脏的事
- 诱发因素:喝冷热水疼提示龋齿,嚼东西加重考虑牙周炎
- 放射路径:疼到耳朵边多见智齿问题,左下颌放射需排查心脏
- 伴随症状:牙龈肿胀提示口腔疾病,流黄鼻涕加脸疼指向鼻窦炎
- 药物反应:抗厌氧菌药物有效提示感染,扩张冠脉的药物缓解考虑心脏源性
就医指导建议
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诊:
- 单侧持续性牙痛超过72小时
- 伴随胸闷、气短、冷汗等表现
- 牙龈肿胀扩散至面部
- 张口困难或吞咽疼痛
- 发热超过38.3℃
现在医学影像技术能精准诊断,曲面断层片可同时观察全口牙齿及上颌窦,心脏彩超能快速完成心功能评估。对于持续超过3天的疼痛,建议及时就医做专业检查。
总之,牙痛不只是“牙的事”,可能藏着心脏、鼻窦或神经的问题。学会分辨疼痛的特点,及时找医生查清楚,才能避免漏诊大病,把问题解决在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