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很常见的口腔慢性炎症,它的发展悄悄摸摸的——等你发现刷牙出血、咬东西疼的时候,牙周组织可能已经被损害一段时间了。这种炎症是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免疫反应,搞不好会对口腔造成没法逆转的伤害。
牙周炎的致病机制
牙菌斑生物膜是牙周炎的“罪魁祸首”,里面有200多种口腔微生物。菌斑粘在牙面上48小时后会钙化变成牙结石,给有害微生物提供了稳定的“家”。其中的革兰氏阴性菌会释放内毒素,触发我们身体的免疫反应,导致牙龈发炎。要是炎症长期不管,会破坏牙周的“支撑结构”,最后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
临床症状识别要点
牙周炎早期会有这些表现:牙龈红肿充血、刷牙或咬东西出血、口气变重。病情加重后,可能会牙缝变大、牙齿移位、吃冷热食物敏感。大概30%的患者会有“症状减轻”的时候,但这不等于炎症停了——它可能在偷偷“搞破坏”。我国调查显示,成年人牙周炎患病率超过80%,但主动去看医生的还不到15%。建议定期做牙周探诊检查,主要看牙周袋有多深、牙龈有没有“缩水”(附着丧失)。
日常护理关键措施
日常护理就抓3件事:
- 刷牙:用改良巴氏刷牙法——牙刷和牙面呈45度角,每个牙面至少刷10下,每天刷2次;
- 清牙缝:用牙线或牙缝刷清理牙刷碰不到的牙缝,后牙区每天至少清一次;
- 选对工具:用含氟牙膏,需要的话用抗菌漱口水。氯己定类漱口水得听医生的,别长期用,不然牙面会染色。
研究显示,规范的日常护理能清掉约70%的牙菌斑,但得坚持才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没用。
专业治疗方案
如果牙周袋深度超过4毫米,或者牙龈一直流脓,得赶紧去看医生。基础治疗有3步:
- 龈上洁治——把能看到的牙石清掉;
- 龈下刮治——清牙周袋里的菌斑和牙石;
- 根面平整——去掉被感染的牙骨质。
现在还能结合激光治疗,比传统方法术后没那么难受。中重度患者可能要分阶段来:先做全口基础治疗,3个月后看看效果,必要时做牙周手术。治疗后得定期维护,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
长期管理策略
要预防复发,得从多方面管起来:
- 定期检查:每6个月做一次牙周检查,看看牙周袋深度、探诊有没有出血;
- 调整饮食:少吃精制碳水(比如白米饭、蛋糕),多吃膳食纤维(比如蔬菜、粗粮);
- 改坏习惯:戒烟限酒,别熬夜,保持规律作息;
- 管全身病:糖尿病患者得把血糖控制好,治牙周还能帮着改善糖化血红蛋白。
最后提醒大家: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关系很大,建议把牙周检查加到常规体检里。如果发现牙龈一直出血、牙齿松动,得赶紧去做专业评估——早管早好,别等牙齿松了才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