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部分心脏移植手术领域取得早期成功。欧文·门罗出生时就患有致命性心脏缺陷,如今这位3岁半的男孩正开始上幼儿园。
2022年4月,欧文接受全球首例成功部分心脏移植手术。Madeline Gray为《纽约时报》摄
作者:西马尔·巴杰
2025年8月27日
欧文·门罗出生时呈现青紫症状。其心脏向肺部和全身供血的动脉完全融合,仅存一条存在缺陷的血管通道。出生数小时后就发展为终末期心衰,需依赖20-30种静脉注射药物维持生命。
治疗这种称为"永存动脉干"的心脏缺陷,传统高风险手术存在近50%婴儿术后一个月死亡率,三分之二患者一年内死亡。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儿科心脏外科主任约瑟夫·图雷克医生提出采用部分心脏移植方案,利用供体心脏的瓣膜、动脉、静脉和肌肉组织修复患者自身心脏。
"我问他'之前做过多少例?',他说'我做过五只猪的实验'"欧文母亲泰勒·门罗回忆。2022年4月22日,图雷克医生完成了这例革命性手术,当时年仅17天大、草莓大小心脏的欧文成为全球首个成功案例。
目前全球接受该手术者不足50例,最新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这项对欧文在内的19名患者(年龄从2天至30岁出头)的系统性分析显示:移植瓣膜长期保持健康功能,婴儿患者瓣膜随生长体积增大一倍。但平均6个月的观察期尚无法确定长期效果。
美国目前有逾2000名儿童和10万成年人等待器官移植。心脏供体废弃率高达43%(儿童和年轻供体),部分心脏移植技术可使这些原本废弃的心脏挽救生命。阿肯色州儿童医院托费克·拉贾布医生指出,轻微缺陷导致的心脏废弃现象可通过该技术实现再利用。
可生长的心脏瓣膜
传统机械瓣膜需终生抗凝治疗,动物或尸体瓣膜无法随生长。拉贾布医生解释说,儿童往往需经历3-5次开胸手术。波士顿儿童医院凯文·戴利医生指出,部分移植提供活体瓣膜:研究中9名婴儿的瓣膜一年内体积翻倍,但长期生长潜力仍待观察。
杜克团队成功将免疫抑制药物剂量降至常规四分之一。某患者因其他手术感染而停止用药后,其瓣膜仍在持续生长,暗示可能无需长期免疫抑制。迈阿密尼克劳斯儿童医院戴维·卡尔法医生强调需更多研究确认抗排异方案,虽然初步数据显示部分患者出现抗体反应。
技术扩展前景
该技术不仅适用于瓣膜修复,还可能应用于心脏血管甚至整个心室重建。理论上可移植心脏任何部位,但目前全美仅10家医院开展此项技术。供体匹配、排异监测等关键技术仍在探索阶段。
欧文现已健康生活三年半,其母亲描述他正"茁壮成长":堆砌积木、与父亲摔跤、在家奔跑大叫。本周正式开始幼儿园生活,母亲笑称"他长大后要当工程师"。尽管瓣膜长期效果未知,门罗夫妇保持积极心态:"我们无比感恩拥有他的每一刻"。
西马尔·巴杰报道健康与 wellness 领域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