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雷暴哮喘危害大,公众需做好这些事降低发病风险!

作者:范致远
2025-09-13 11:10:01阅读时长3分钟1022字
雷暴哮喘危害大,公众需做好这些事降低发病风险!
呼吸科雷暴哮喘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体质防护措施空气净化器N95口罩急诊量气道高反应性呼吸困难免疫反应花粉霉菌高效HEPA滤网气象健康预警

内容摘要

雷暴哮喘由过敏原颗粒引发,导致患者出现喘息、胸闷等症状。高危人群包括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日常需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佩戴N95口罩,避免户外运动。

近期,随着雷暴天气频发,北京、上海等地医院因咳嗽、喘憋等症状就诊的患者激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艳良指出,这些症状与雷暴哮喘密切相关,部分患者甚至出现重症表现,医疗机构已启动针对性措施。

雷暴哮喘是如何引发的?

雷暴哮喘的发作与过敏原颗粒的物理变化有关。雷暴强风会把花粉、霉菌等过敏原带到高空,遇冷形成水滴,在强气流里,过敏原颗粒被击碎成2 - 3微米的微粒。这些微粒能深入呼吸道末端,突破气道黏膜屏障,引发免疫反应。同时,雷暴中的水分会使花粉外壁破裂,释放出致敏蛋白,其致敏性比完整花粉高100倍以上。雷电产生的高浓度负离子还会促进过敏原微粒扩散,使其在地面停留时间延长3 - 5小时。这些过敏原微粒会让气道黏膜通透性增加,引发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触发速发型和迟发型双重过敏反应,导致患者出现突发性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因支气管痉挛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危及生命。国际研究显示,雷暴天气后哮喘急诊量平均增加15% - 30%,2016年澳大利亚墨尔本雷暴哮喘事件曾导致8人死亡、数千人入院。

哪些人易患雷暴哮喘?症状如何识别?

有两类人群属于高风险人群。一级高危人群包括已确诊哮喘或过敏性鼻炎患者,他们的发作风险会增加3 - 4倍,还有特异性IgE抗体阳性者。二级高危人群有过敏体质人群,如花粉症患者,以及老年人、儿童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雷暴哮喘的症状有不同分级。轻度症状表现为间歇性咳嗽、鼻痒、眼痒,一般可自行缓解。中重度症状是持续性喘息、呼吸频率>25次/分、讲话断续、胸廓凹陷,此时需立即就医。危急征兆包括发绀、意识模糊、脉搏>120次/分,这可能提示呼吸衰竭。而且,雷暴哮喘患者中,30% - 50%会在发作后3 - 5年内发展为持续性哮喘,肺功能FEV1值平均下降12%。

怎样防护与应对雷暴哮喘?

在日常防护方面,雷暴预警时要关闭门窗,使用高效HEPA滤网空气净化器(需覆盖室内体积>200m³/h)。室外活动时佩戴N95口罩,避免在雷暴前1小时至雷暴后2小时内进行户外运动。哮喘患者可提前3天遵医嘱增加吸入激素剂量,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如果急性发作,要把握黄金5分钟,立即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每20分钟重复1次,总量不超过6 - 8喷,同时保持坐位前倾姿势,避免平躺。若15分钟内症状未缓解,要立即呼叫急救并舌下含服氨茶碱片(需排除心绞痛禁忌)。社区和政策层面,应推广气象 - 健康预警联动机制,通过手机App推送雷暴哮喘风险指数,社区医院要建立哮喘急救包发放制度(含急救药物、峰流速仪操作指南)。 雷暴哮喘危害大,公众需构建防护认知链,结合个体防护与社会预警,降低发病风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情绪崩溃竟致程序员脑梗!情绪咋引爆中风?
守护孩子远离“毒”玩具,消费者监管部门都要行动!
喝鲜奶想安全,这些攻略要记牢!
‘蹿稀酸奶’爆火,喝多了到底有啥健康风险?
家庭防癌症,这几招科学用油建议请收好!
36岁女子便秘查出肠癌,便秘咋就成了肠癌导火索?
退休后这样做,有效预防植物神经紊乱!
多方合力!快让孩子远离仿烟棒棒糖危害!
内娱高压对艺人健康的摧残到底有多狠?
防窥膜危害大!快评估风险选无损视力方案!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