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孕期熬夜危害大?准妈妈如何科学调整作息?

作者:张熙
2025-07-21 10:00:01阅读时长3分钟1142字
孕期熬夜危害大?准妈妈如何科学调整作息?
妇产科孕妇健康孕期熬夜胎儿生物钟规律作息睡眠质量出生体重不足自然光照蓝光孕期健康管理生物钟基因母体激素新生儿睡眠障碍作息调整胎儿发育

内容摘要

孕期经常熬夜会影响胎儿生物钟的建立,增加出生体重不足和睡眠障碍的风险。准妈妈应规律作息,保证7-9小时睡眠,白天多接触自然光,夜间减少蓝光,科学调整生活习惯。

近期一项研究揭示了一个重要发现:胎儿的生物钟形成和母亲的作息时间密切相关。据《美国妇产科杂志》2021 年发表的研究,孕期经常熬夜(每周≥3 次凌晨 1 点后入睡)的孕妇,其胎儿出生体重不足 2500 克的风险会显著升高。这一发现让公众开始高度关注孕期生活习惯和胎儿健康之间的联系。胎儿在 16 周后器官发育成型,到 34 周时已能初步区分昼夜,母亲的作息模式对胎儿生物钟的建立起着直接作用。若母亲长期熬夜,可能会使胎儿下丘脑生物钟基因(如 Clock、Bmal1)表达异常,进而增加新生儿睡眠障碍的风险。可见,孕期规律作息对母亲和胎儿的健康都十分重要。

胎儿生物钟如何被母亲作息影响?

胎儿生物钟的发育从孕中期就开始了。怀孕 16 周时,胎儿器官形成后,便开始通过母体的生理信号,像激素波动、活动节奏等,来感知昼夜节律。到 34 周时,胎儿已具备基础的昼夜感知能力,其睡眠周期会和母亲的活动同步。当母亲夜间安静休息时,胎儿的活动会减少;白天母亲活动增加,胎儿的心跳和胎动频率可能会上升。这种同步性依靠母体释放的褪黑素等激素,以及光照、噪音等环境信号来传递。要是母亲长期熬夜,胎儿可能会因为母体昼夜节律紊乱,而无法形成稳定的生物钟,出生后也就难以适应正常作息。

孕期熬夜对胎儿有啥风险?有啥科学依据?

研究表明,孕期频繁熬夜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胎儿健康。《Cell Reports》2020 年的动物实验显示,母体持续暴露在人造光源下(模拟熬夜),会导致胎儿下丘脑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表达水平异常,子代出生后睡眠质量下降 37%。在人类研究中,孕晚期每周熬夜≥3 次的孕妇,胎儿出生体重不足的风险增加 1.8 倍,这可能和母体皮质醇水平升高、胎盘供氧不足有关。此外,生物钟紊乱还可能干扰胎儿神经发育,增加儿童期注意力缺陷或多动倾向。这些数据说明,孕期作息不规律可不只是短期疲劳的问题,还可能给胎儿的长期健康埋下隐患。

准妈妈怎么科学调整作息?

为了帮助胎儿建立稳定的生物钟,准妈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控糖真能抗癌吗?这项研究揭示肿瘤治疗新风险!
64.86%疾病控制率!溶瘤病毒疗法为癌症患者带来新希望
小胶质细胞替换疗法如何治疗ALSP?能带来啥希望?
神奇!尿液咋变医疗材料,还能推动环保?
无痛分娩真的会影响胎儿智力和致产后腰痛吗?
全球约1560万人或患胃癌,有效防控可免1170万例!
两项突破性成果!为全球卒中患者带来新希望
高剂量靶向药和免疫联合疗法,能否拯救肺癌脑转移患者?
阿尔茨海默病防治有希望!大家行动起来参与早期检测!
左氧氟沙星致跟腱断裂?哪些人要小心咋防护?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