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鼻塞的困扰,尤其是持续鼻塞还伴着头痛时,可能是鼻腔里的结构出了问题。临床上最常见的三个原因是鼻甲肥大、鼻窦炎和鼻中隔偏曲,而且约70%的鼻塞不用手术就能缓解,关键是找对原因、一步步治。
鼻塞总不好?先分清这三个常见“结构问题”
鼻甲肥大:表现因人而异,轻的可能没明显感觉,重的会一直鼻塞。教你个简单测试:闭着嘴深呼吸,要是单侧鼻子通气的面积比硬币还小,可能是病理性肥大了。
鼻窦炎:有三个典型表现——流黄脓鼻涕、脸疼、闻不到味儿。如果还一直低烧,或者牙龈附近发酸,可能炎症已经影响到骨头,得做影像检查。
鼻中隔偏曲:其实很多人都有轻微偏曲,不用管。但如果偏曲超过15度,导致鼻子不通气,才需要考虑矫正。
治鼻塞不用急着手术,先试这两步
第一步:药物+冲洗
用鼻喷剂控制炎症,配合生理盐水洗鼻子,两者协同效果更好。坚持用6周,超过40%的慢性鼻窦炎患者症状会明显改善。如果是过敏体质,可能会用到抗组胺药,但要注意可能会犯困。
第二步:物理治疗
门诊常用的低温等离子消融,用40℃低温消掉肥大鼻甲,同时保留黏膜正常功能;鼻窦球囊扩张术通过机械撑开阻塞窦口,临床治愈率超80%。
这些信号提醒你:可能需要手术了
如果用了药还是头痛,或者一侧鼻子越来越闻不到味儿,甚至睡觉打呼噜暂停,得小心结构问题加重。影像检查发现以下情况要考虑手术:鼻窦全阻塞、鼻中隔偏曲压到下鼻甲、鼻甲肥大伴鼻息肉。
现在手术讲究微创精准:鼻中隔矫正切口不超过2cm,低温消融保留鼻甲生理结构,鼻窦手术用影像导航精准定位病灶。规范手术后复发率已降到7%以下。
去医院前,做好3件事能省时间
- 记症状:连续14天写下鼻塞时段、鼻涕性状、头痛部位;
- 试药物:按要求用鼻喷剂28天,客观评估症状变化;
- 看体位:对比躺平与站起来时的鼻塞差异,帮医生判断解剖异常。
医生通常用“三联检查”:前鼻镜初步筛、鼻内镜动态看、CT三维重建准确定位。按最新指南,拟手术患者必须做鼻窦CT评分和嗅觉功能测试。
总的来说,鼻塞虽常见,但持续不好要重视。先通过症状记录、简单测试初步判断,再按医生建议一步步治——不管是药物、物理治疗还是手术,找对原因是关键。如果鼻塞超过两周没缓解,及时去耳鼻喉科查一查,早干预早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