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打工人发现,自己的血压计数字总往上窜,体检报告里的尿酸值还亮了红灯——这俩“难缠的家伙”正一起找上门。据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约30%同时伴有高尿酸血症,痛风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更是高达58%。对付这对“难兄难弟”,除了常规治疗,日常喝对茶说不定能帮上忙。
玉米须茶——天然的“排水小能手”
田里常被丢掉的玉米须,其实藏着“大用处”。2022年《食品科学与营养学》的研究发现,玉米须中的皂苷类物质能促进肾小管排出钠、钾离子,帮身体更好地代谢水分,相当于“天然利尿剂”。这种“排水”能力,既能减轻高血压患者的血容量负担,还能加速尿酸随尿液排出;更惊喜的是,玉米须里的黄酮类化合物还能改善肾小球微循环,保护肾脏。选干燥的玉米须,每次取5克用沸水冲泡,等10分钟就能喝到金黄的茶汤。
荷叶茶——血管的“清道夫”
夏天池塘里的荷叶,中医早说它能“生发元气、帮衬脾胃”。现代研究发现,荷叶中的荷叶碱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从而辅助降血压——这和有些降压药辅助成分的原理差不多。更妙的是,荷叶里的生物碱和槲皮素搭配,既能降低血液黏稠度,还能促进尿酸盐排出。2023年《中国中医药杂志》的动物实验显示,荷叶提取物能让高尿酸模型大鼠的血清尿酸下降27%。取3克干荷叶,用85℃的水焖泡,等茶汤变成翡翠色就能喝。
菊花茶——双效防护的小帮手
菊花茶的养生作用连《中国药典》都认可,它能降血压,主要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调节自主神经实现的。中山大学2021年的研究团队发现,菊花中的木犀草素不只能增强血管弹性,还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这可是控制尿酸生成的关键“开关”。选胎菊或杭白菊就行,每次取4-6朵用玻璃杯冲泡,等花瓣像白莲一样在水中展开,连花蕊一起喝效果更好。
得特别提醒的是,这些茶再好也只能当辅助——临床数据显示,单纯靠食疗,血压大概只能波动8-12mmHg,尿酸仅能下降60-90μmol/L,和药物治疗效果有明显差距。每天饮茶量控制在1000-1500ml,还要注意喝的时间:早上起床先喝杯温开水启动代谢,午后1-2点喝荷叶茶应对血压高峰,晚上喝菊花茶搭配冥想调节神经;浓茶、奶茶这类高糖饮品千万要避开。
饮食上可以试试DASH饮食法,每天嘌呤摄入量不超过150mg。多吃低脂乳制品、新鲜蔬果(每天至少500g),适量吃点坚果和粗粮;虽然有研究说樱桃提取物对尿酸控制有益,但要警惕过量摄入糖分。定期测血压、尿酸时,建议记饮食日记,建个性化健康档案。另外,每周至少做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保持BMI在18.5-24.9之间,能明显提升干预效果。
总的来说,玉米须茶、荷叶茶、菊花茶能辅助控制血压和尿酸,但核心还是要配合常规治疗,再加上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的习惯。把这些小细节坚持下来,才能真正远离这对“难缠的健康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