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AFib)是一种导致心跳不规则且常快速的心脏疾病,可增加中风风险。尽管部分患者无症状,但其他人会感到胸部跳动感或异常疲劳。最令人担忧的并发症是由血栓引发的中风,这是由于心房颤动期间血液未能有效泵出心脏所致。
药物和手术是主要疗法,但常被忽视的是饮食和生活方式在预防心房颤动中的关键作用。
心房颤动的普遍程度如何?
受此影响的人数空前增多,终身风险超过五分之一的成年人。预计到2030年,将有1200万美国人受累。本文将探讨一些有助于预防该病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
心房颤动日益普遍的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人长期患有可诱发该病的慢性疾病,包括既往心脏病发作、高血压以及各类肾脏和肺部疾病。
地中海饮食降低心房颤动风险
近期研究表明,遵循地中海式饮食的人群罹患心房颤动的风险比饮食欠佳者低三分之一。地中海饮食强调蔬菜、水果、坚果和全谷物。这些食物富含植物化学物——具有强效抗氧化和抗炎特性的保护性化合物。
有趣的是,作为地中海饮食显著特征的特级初榨橄榄油与心房颤动发生率降低密切相关。真正的特级初榨橄榄油(未经化学或高温处理制成)还以高浓度多酚而闻名。
盐分与心房颤动
另一影响心房颤动风险的膳食因素是过量盐分摄入。大量摄入膳食盐分会增加心房颤动风险,很可能源于盐分升高血压的倾向。 除薯片等明显高盐零食外,面包、冷切肉、披萨、塔可饼和卷饼也是盐分超量的主要来源。因此,切勿让心脏“浸泡”在盐分中——此举必然推高患病风险。
酒精如何影响心房颤动风险
酒精是心房颤动的强力诱因,其作用如此显著,以至于在节庆饮酒期间发作的现象被戏称为“假日心脏综合征”。酒精会引发心肌炎症,并通过升高血压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每日饮酒超过两杯者,罹患心房颤动的可能性比不饮酒者高出40%。
咖啡因与心房颤动:出人意料的关联
个体对咖啡因的敏感性各异,部分人即使微量摄入也会出现心律不齐。但对大多数人而言,研究显示常规咖啡摄入与心房颤动无关联。 此外,某些研究表明,每日饮用两至三杯煮制咖啡反而可能保护心脏并降低心房颤动风险。
体重与心房颤动
超重和肥胖者的心房颤动风险升高。 研究表明,体重增加时,心脏上腔室往往扩大,使心脏更易受心房颤动影响。此外,过量脂肪组织会环绕心脏并在心肌内形成,使其更易出现不规则跳动。
相反,减重可逆转这些变化,伴随心腔尺寸缩小及干扰心肌的脂肪减少。研究显示,肥胖者若减重10%或以上,无心房颤动生存概率比减重较少者高出6倍。
医疗状况与心房颤动
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隐匿性疾病,可导致心房颤动。尽管常与超重或肥胖者相关,但该病可发生于各类体重人群,且未表现出白天嗜睡典型症状者易被漏诊。确诊需进行睡眠监测医疗检查,对病因不明的心房颤动患者应考虑此项。好消息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有助于预防心房颤动复发。
吸烟者的心房颤动风险是不吸烟者的两倍,戒烟是预防和治疗的有效策略。控制高血压及优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也是实现心房颤动最佳控制的关键步骤。
身体活动与瑜伽能否改善心房颤动?
保持身体活跃是管理心房颤动的有效工具,包括每日30分钟步行。值得注意的是,规律练习瑜伽已被证明可将间歇性心房颤动发作减少近50%。
饮食与生活方式增强消融术效果
对于心房颤动症状显著或中风高风险者,可能建议进行消融术。该手术通过手臂或腿部静脉导入细小导管至心脏,释放能量脉冲消除引发心房颤动的短路区域。
尽管消融术初始成功率超70%,但复发较常见。降低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几率的重要有效方法,是将健康生活方式改变纳入治疗方案。 一项针对消融术后患者的大型研究显示,参与包含减重、睡眠呼吸暂停治疗及减少饮酒的生活方式干预项目者,无心房颤动生存概率比未改变生活方式者高出近五倍。
结语:整合方法的价值
心房颤动正影响着前所未有的人。尽管新手术和药物极大改善了管理效果,单靠高技术手段的长期成功率有限。 幸运的是,将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融入常规治疗,可使无心房颤动生存概率提升数倍。心房颤动的故事再次证明,实现最佳疗效需高技术与基础方法的完美结合。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