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会遇到肩膀疼同时头晕的情况,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肯定是肩周炎犯了”,但其实这是个常见误区——研究显示,超过六成的肩痛伴头晕,真正问题出在颈椎,不是单纯的肩周炎。就像排查电路故障得找清楚哪段线坏了一样,这种情况得系统检查才能明确病因。
先分清:是肩膀本身疼,还是颈椎带的疼?
肩周炎和颈椎病的疼痛特点差别很大。肩周炎的疼通常局限在肩膀周围一小片区域,而且白天轻、晚上重;颈椎病引发的疼则是“一条线”的放射性疼——从后脖子根沿着斜方肌一直窜到肩膀,还常跟着胳膊麻、酸或者没力气的感觉。
简单的自查方法:
- 摸对侧耳朵:试着用手摸对侧的耳朵,如果摸不到或者疼得厉害,可能是肩膀本身有问题;
- 低头测试:低着头保持15秒,如果头晕明显加重,大概率和颈椎有关;
- 抬胳膊试验:把胳膊平举到90度,若这个角度疼得厉害,更可能是肩周炎。
颈椎压到血管时,会有这些典型表现
如果颈椎间盘老化、突出,压迫到了椎动脉(给脑子后半部分供血的血管),就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一系列症状。这种情况通常是脖子转动或低头时诱发的,突然就天旋地转,还可能伴随其他反应,持续时间从几秒到几小时不等。
常见表现包括:
- 旋转性眩晕:感觉天旋地转,要么看东西在转,要么自己在打转;
- 脖子发紧:后脖子的肌肉特别僵硬、紧绷;
- 耳朵问题:耳鸣、听力下降;
- 眼睛问题:突然看东西模糊、重影。
该做哪些检查?循序渐进找病因
检查要遵循“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 X线片:能看出颈椎是不是变直了(正常颈椎有向前的弧度)、有没有长骨刺,但看不了肌肉、椎间盘这些软组织;
- 颈椎磁共振(MRI):能清楚看到椎间盘有没有老化、突出,有没有压到脊髓或神经;
- 椎动脉超声:检查椎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管壁是否正常,看有没有被压迫;
- 动态颈椎X线片:拍脖子活动时的X线片,看颈椎稳不稳、椎间孔有没有变窄;
- 肩关节磁共振:排除肩袖损伤、肩周炎等真正的肩膀病变。
不用开刀的话,试试这些保守治疗
确诊后优先选择综合的保守治疗方法:
- 麦肯基疗法:通过特定的动作调整脊柱的力学平衡,缓解颈椎的压力;
- 颈椎牵引:用间歇性牵引的方式,拉宽颈椎间隙,减轻神经、血管的压迫;
- 姿势矫正:把电脑屏幕、手机调到和眼睛平视的高度,避免长时间低头;
- 肌肉强化:用弹力带做肩袖肌群的抗阻训练,比如拉弹力带锻炼肩膀周围的肌肉,增强稳定性。
注意事项: 急性发作时可以短期戴颈托(不超过7天),长期戴会让脖子肌肉萎缩、变弱,反而加重问题。
日常护颈椎,做好这几点
现在人长期低头看手机、用电脑,一定要养成交护颈椎的习惯:
- 每小时活动一次:做“米字操”(用脖子写“米”字),放松脖子肌肉;
- 选对枕头:用蝶形颈椎枕,保持颈椎的自然弧度,避免睡高枕;
- 避免单肩扛重物:单肩背的东西别超过体重的10%(比如体重50公斤,就别超过5公斤);
- 选对运动:推荐蛙泳,这种运动对颈椎压力小,还能锻炼脖子和肩膀的肌肉。
肩膀疼加头晕,别光盯着肩膀——很多时候问题在颈椎。先通过检查明确病因,再用保守治疗调整,日常坚持护颈椎,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症状,避免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