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本该是神清气爽的时刻,但部分人群却总被头晕困扰。有临床数据显示,约35%的晨起头晕患者存在颈椎结构异常,这个比例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颈椎病与晨起头晕关系密切,主要和两个病理过程有关。
颈椎病引发头晕的两个机制
颈椎是支撑头部的重要结构,它的解剖特点决定了与头晕症状的关联性:
1. 椎动脉供血异常
椎动脉是向脑干、小脑供血的主要血管。当颈椎出现骨赘增生或椎间孔狭窄时,椎动脉可能在特定体位下受压。夜间长时间保持不良睡姿,会让椎动脉持续被压迫,清晨改变体位时,脑干里管平衡的前庭系统会短暂缺血,引发眩晕。
2. 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颈椎周围分布着很多交感神经纤维。如果颈椎病变刺激到这些神经,会导致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失衡。早上自主神经从抑制状态转为兴奋状态时,可能出现血管异常收缩、血压波动,让人觉得头重脚轻。
防治要点与研究发现
现有研究证实:
- 很多人在出现头晕前,已经有颈部肌肉劳损的迹象;
- 规范治疗能有效减少头晕复发;
- 锻炼颈部肌肉可以改善椎动脉的血流情况。
科学应对的三大行动方案
1. 管好姿势是关键
- 睡姿:尽量仰着睡,用颈枕支撑,枕头高度建议8-10cm,保持颈椎正常的生理曲线;
- 起床:跟着“三步苏醒法”来——先侧身伸展一下→慢慢屈膝坐起来→扶着床头或桌子站起来;
- 用电子设备:电脑屏幕要和眼睛平视,手机别长时间低头看。
2. 日常养护这么做
- 热敷:早上用40℃左右的热毛巾敷脖子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 放松筋膜:用网球滚一滚颈部肌肉(比如后颈、两侧),每个部位滚3分钟;
- 练肌力:双手交叉抵着下巴,轻轻用力往前顶,下巴对抗着力保持10秒,做8组。
3. 该就医时别犹豫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 头晕时还伴着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
- 头晕次数变多,或者一次晕很久;
- 出现站不稳、看东西模糊等神经症状。
医生一般会做这些检查:动态颈椎影像(包括脖子往前伸、往后仰的姿势)→椎动脉超声→必要时做颈椎MRI。现在新型动态影像技术能更准地看出“姿势一变就压到椎动脉”的情况。
日常预防:简单动作养颈椎
- 工作间隙做“颈部钟摆运动”:慢慢低头、仰头、左右转各5次,动作要轻;
- 睡前“靠墙站”:贴着墙,让头、颈、肩都碰到墙面,保持5分钟;
- 用非医疗级的姿势监测设备(比如手环、支架)帮忙纠正低头、歪脖子的坏习惯。
颈椎健康得长期维护——要是晨起头晕老出现,别不当回事,一定要去做专业检查。规范治疗加上调整生活习惯,大部分人的症状都能改善。其实脖子给的每一个信号(比如酸、胀、早上晕),都是身体在提醒:“该护着颈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