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是肺部的严重感染,可不是普通感冒发烧那么简单——它可能会发出一些危险信号,得警惕起来早识别、早处理。
如果咳嗽时痰里带血丝,或是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的痰,得特别警惕——这很可能是肺部深层组织受损的信号。重症肺炎引起的剧烈咳嗽会震破支气管黏膜上的细小血管,再加上炎症刺激让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变“通透”,两者叠加就会让痰里出现看得见的血。这说明炎症已经伤到肺的实质部分了,得赶紧做胸部影像检查(比如胸片、CT)看看情况有多严重。
不少重症肺炎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可别以为只是发烧闹的。肺部没法正常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时,血液里会堆积二氧化碳,导致脑血管扩张;再加上炎症释放的物质让血脑屏障变“松”,这两种情况一起会让颅内压力升高,就会头痛。有临床数据显示,大概40%的重症患者发病期间会出现意识模糊或偏头痛,这时候通常得加强呼吸支持治疗(比如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了。
针对重症肺炎的治疗得循序渐进:第一步先做血氧监测和病原学检查(找感染的病原体),明确感染的类型;接下来用广谱抗菌药先控制感染(这是经验性治疗,也就是先根据常见病原体用药)。现在治疗会强调联合用药,比如一边用解痉平喘的药帮着改善呼吸,一边用雾化吸入的方法促进排痰。要特别注意的是,输液的速度和总量得严格控制,不然可能诱发心功能不全之类的并发症。
居家护理要做好“三监测两促进”:每天测三次体温、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还要重点看看指甲床的颜色有没有变紫(紫了可能是缺氧);促进有效排痰可以用体位引流(比如把有炎症的肺部位置抬高的姿势)配合拍背叩击的手法,另外每天得喝够2000毫升以上的液体(比如水、淡茶)。尤其要提醒家里的老人,如果出现意识不清或者血氧饱和度持续偏低,得马上启动应急送医流程。
要预防重症肺炎复发,得注意这几点:1. 打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流感疫苗能降低感染风险,高危人群(比如65岁以上老人、有慢性心肺疾病的人)建议每年打流感疫苗;2. 每天做15分钟腹式呼吸训练,通过锻炼膈肌(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肌肉)来改善呼吸功能;3. 用空气加湿器把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让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减少病菌附着;4. 每周做三次有氧运动提升肺活量,比如快走、游泳、慢骑单车这些低强度的就行;5. 定期查肺功能,建议每年查一次,早发现通气功能的异常(比如呼吸变弱)。
现在有临床数据说明,规范治疗能把重症肺炎的死亡率从30%降到8%以下。还有,新型生物制剂的使用正在改变传统治疗方式,它能针对性地调节炎症因子的释放,明显缩短病程。不过要记住,所有治疗方案都得在医生指导下实施,绝对不能自己改药、减药或者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