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皮肤出现这些异常要警惕!

作者:家医大健康
2025-09-07 17:37:26阅读时长3分钟1060字
皮肤出现这些异常要警惕!
皮肤科,肿瘤科基底细胞癌结节溃疡型表浅型皮肤镜检查病理活检皮肤肿瘤日光损伤肿瘤科皮肤科皮肤癌

内容摘要

详解基底细胞癌两大类型症状特征及应对策略,从皮肤异常识别到就医指南,提供科学实用的早期预警知识,帮助公众建立正确防治认知。

两大类型特征分明

基底细胞癌主要有两种类型,表现不一样:
结节溃疡型多长在脸、脖子、手背这些长期晒得到太阳的部位。初期是灰白色珍珠样的小硬结,表面像涂了蜡一样有光泽,长得很慢。慢慢发展后,结节中央会凹陷破溃,上面结的痂不容易掉。这种类型会慢慢往皮肤深层钻,可能破坏下面的组织。
表浅型常见于胸背这些不怎么暴露的部位。表现是边界清楚的红色斑块,表面有细碎的皮屑,可能还有小点状的破溃。斑块会慢慢扩大,要注意有没有一直变。

危险信号要警惕

如果发现下面这些皮肤异常,赶紧去看医生:

  1. 暴露部位长珍珠样小疙瘩:尤其是中老年人的脸、耳后、手背,长出摸起来硬邦邦的灰白色小肿块;
  2. 长期不好的溃疡:皮肤破了一块,直径超过1厘米,结的痂掉了又长,用普通方法处理2周还没好;
  3. 红斑一直变大:肚子、后背的红斑边界清楚,表面有皮屑,每个月扩大超过半厘米;
  4. 病变处有红血丝:能看到细细的扩张毛细血管,用皮肤镜照会有特殊的血管样子。

诊断要做这些检查

如果发现可疑的皮肤问题,建议做这几项检查:

  1. 皮肤镜检查:不用开刀,能看出病变特有的结构和血管形态,帮医生提高初步判断的准确性;
  2. 影像学检查:比如B超、CT,帮医生看看肿瘤钻到皮肤多深,眼睛周围这些特殊部位的病变要仔细评估;
  3. 病理活检:取一点病变组织做化验,是最终确诊的“金标准”。

防治要讲科学

预防先做好这3点

治疗听医生的

治疗方案一定要让皮肤科医生定,常见的方法有:

这些误区要避开

  1. 觉得“良性痣”不会变:有些色素痣、老年斑也可能恶变,定期让医生看看才放心;
  2. 乱试偏方:比如涂醋、敷草药这些没经过验证的方法,可能越刺激病变越严重;
  3. 拖着不去看:基底细胞癌虽然长得慢,但拖久了会破坏皮肤、骨头甚至神经;
  4. 做完手术就不管了:治疗后要定期复查(比如每3-6个月一次),防止复发。

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皮肤癌之一,但早期发现、规范治疗的话,预后很好。建议经常晒太阳、有家族史的中高风险人群,定期去皮肤科做筛查。如果发现皮肤有异常——比如新长的珍珠样结节、长期不好的溃疡、一直变大的红斑,一定要及时找皮肤科医生看看,别因为“不疼不痒”就忽视,早诊断早治疗才能避免更严重的伤害。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