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一咬就痛?可能已伤及牙根,拖延治疗或需拔牙!

健康科普 / 身体与疾病2025-11-11 13:30:48 - 阅读时长3分钟 - 1022字
根尖周病的三大致病因素,包括牙髓感染、牙齿外伤及治疗副作用,结合最新医学研究解析发病机制,并提供早期识别与预防策略,帮助公众建立科学的口腔健康观念。
根尖周病牙齿空洞牙髓感染咬合创伤显微根管治疗牙槽骨吸收牙周膜损伤化学刺激口腔保健定期检查
牙齿一咬就痛?可能已伤及牙根,拖延治疗或需拔牙!

嚼东西时突然牙酸、疼得抽一下,或者没吃冷热食物也莫名牙疼,可能不只是牙齿敏感——这提示牙体深层可能已经出现病变。根尖周病是牙髓感染后常见的继发疾病,会一步步破坏牙齿周围组织,也是导致拔牙的重要原因之一。

细菌感染:悄悄破坏牙周围的“地基”

牙齿外层的釉质一旦破损(比如蛀牙、磨损),下面的牙本质小管就成了细菌侵入的通道。当感染蔓延到牙髓,根管里的细菌会释放毒素,引发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2023年《口腔微生物学杂志》的研究显示,根尖周炎患者根尖处的破骨细胞特别活跃,牙槽骨吸收速度比正常情况快5-7倍。这种骨质破坏在片子上会显示为“根尖透射影”,也就是大家说的“牙齿空洞”。细菌还能通过根尖孔扩散到牙根周围,形成慢性肉芽肿或囊肿。更要注意的是,大约35%的人就算病变在发展,也没什么明显症状,往往等到牙齿松动或拍片子才发现问题。

牙齿受伤:急性撞+慢性磨,都可能惹麻烦

突然撞到牙齿(比如摔一跤、咬到硬东西),可能扯破牙周膜、打断根尖血管,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而长期的“隐形创伤”比如夜磨牙,就是天天小伤攒起来的。有这种咬合创伤的牙齿,得根尖周病的风险比正常牙高2.3倍,拍片子会看到根尖的骨硬板消失,还可能伴随牙根吸收。

治牙不当:这些操作可能伤了根尖

治牙髓时,有些强效消毒药如果封在牙里超过48小时,可能引发化学性根尖周炎;过度使用含酚类的制剂,会让根尖周炎的发生率上升23%。另外,根管填充太多(超充填)或没填够(欠充填),可能分别引发急性炎症或再次感染。现在治牙强调“生物力学原则”:显微根管治疗用放大40倍的镜头操作,能把根管清理得特别干净,效率达到98%,大大降低治牙时的意外损伤风险。

怎么防怎么治?分三步走

预防和治疗可以分三级:1. 初级预防:每6-12个月拍次全景牙片,早发现根尖的“空洞”(透射影);2. 二级预防:牙髓暴露后72小时内完成规范治疗;3. 三级预防:已经病变的牙齿,做显微根管再治疗或根尖手术。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要警惕:一直觉得咬东西不舒服、牙龈反复肿胀、牙齿变色(比如变黄变灰),赶紧去拍根尖片;要是片子显示根尖的骨质破坏超过2毫米,得及时干预。日常护理要做好:用垂直刷牙法(比如巴氏刷牙法),每天用牙线剔牙,减少牙缝里的细菌堆积。

根尖周病就像牙齿的“隐形杀手”,早期可能没感觉,但拖久了会破坏牙槽骨,甚至导致牙齿脱落。早检查、早治疗,加上日常好好护牙,才能守住牙齿的“根基”,避免走到拔牙那一步。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骶骨第五椎骨折会伤及关节吗?关键看这点!骶骨第五椎骨折会伤及关节吗?关键看这点!
  • 突发骨痛伴高烧?规范治疗可将骨髓炎复发率降至5%!突发骨痛伴高烧?规范治疗可将骨髓炎复发率降至5%!
  • 肩胛骨区域疼痛与颈椎健康的关联解析肩胛骨区域疼痛与颈椎健康的关联解析
  • 颈椎病引发肩痛易被误诊?三步识别+护颈妙招降低风险颈椎病引发肩痛易被误诊?三步识别+护颈妙招降低风险
  • 骨痛别大意!骨髓炎破坏骨骼全过程与科学防治关键点骨痛别大意!骨髓炎破坏骨骼全过程与科学防治关键点
  • 久坐族手腕报警?三道防线逆转神经压迫危机!久坐族手腕报警?三道防线逆转神经压迫危机!
  • 颈椎病引发头晕的真相与应对指南颈椎病引发头晕的真相与应对指南
  • 外伤后膝盖疼痛别大意,当心关节病变风险!外伤后膝盖疼痛别大意,当心关节病变风险!
  •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处理全攻略:科学修复与康复要点解析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处理全攻略:科学修复与康复要点解析
  • 骨质增生是身体自救信号吗骨质增生是身体自救信号吗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