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御门”,负责阻挡病菌入侵。当这道“门”被突破时,我们会出现喉咙痛、异物感等不适。了解这些信号、病菌入侵的路径和应对方法,能帮我们更好保护咽喉健康。
咽喉“防御崩溃”的信号
如果咽口水时喉咙刺痛,痛感还放射到脖子,总觉得喉咙里有东西“卡着”——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可能是咽喉的免疫屏障被病菌攻破了。扁桃体作为“免疫哨兵”,会释放炎症物质,导致喉咙局部肿胀、疼痛,甚至从下巴角到锁骨都跟着痛。
病菌怎么钻进咽喉?
85%-95%的急性扁桃体炎是病毒引起的,比如腺病毒、鼻病毒这些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当免疫力下降时,口腔里原本“安分”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会趁机“作乱”。还有约三成患者是病毒和细菌一起感染,这种情况处理起来更复杂。
喉咙痛为啥会牵连脖子、耳朵?
咽喉里分布着很多感觉神经(比如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炎症刺激这些神经末梢后,疼痛信号会传到大脑,所以不仅喉咙痛,还可能牵连耳朵、下巴甚至脖子。同时,炎症会让颈部的浅表淋巴结肿大,摸起来有小硬块。
总觉得喉咙有东西?原来是“黏痰”在搞鬼
发炎的扁桃体隐窝里,会堆积脱落的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和病菌,形成黏糊糊的渗出物。这些东西会刺激喉咙的感受器,让人总想着清嗓子。超过七成患者会觉得喉咙黏液增多,可越清嗓子反而越难受。
刚发病72小时,这样缓解不适
发病头3天可以试试这些方法:①用温盐水(38-40℃,像温水澡的温度)规律漱口,能通过渗透压抑制局部病菌;②用含薄荷醇的润喉产品,促进唾液分泌,保持喉咙湿润;③每天喝够1500-2000ml水(大概3-4瓶矿泉水),维持身体代谢;④家里湿度保持50%-60%,用加湿器就行,减少喉咙干;⑤吃软一点的食物,比如粥、面条,别吃硬的、辣的刺激喉咙。
这些情况必须赶紧去医院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别硬扛,及时就诊:①持续高烧(体温≥39℃)超过24小时;②吃不下平时1/3的饭;③说话含糊不清;④颈部淋巴结肿大,摸起来动不了;⑤症状超过5天还没好。
细菌感染要听医生的
如果确诊是细菌感染,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治疗,不要擅自减药、停药;用药期间别喝酒;如果出现肚子痛等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医生;孕妇要主动说清楚怀孕情况。
平时怎么做能防复发?
①每3个月换一次牙刷,避免细菌残留;②流感高发期打流感疫苗;③每周用生理盐水冲2-3次鼻子,清理鼻腔病菌;④保持口腔环境稳定,别总吃太甜太酸的东西;⑤经常喉咙发炎的人,建议每年做一次上呼吸道内镜检查。
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
孩子要多测体温,备好用温水擦身等物理降温方法;孕妇用药前一定要告诉医生怀孕情况;有慢性病的人要管好基础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所有治疗都要听耳鼻喉科医生的指导。
咽喉健康需要日常维护,出现不适时及时识别信号、正确应对,才能让这道“防御门”保持坚固。平时注意口腔卫生、增强免疫力,就能减少咽喉问题的困扰,让呼吸更顺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