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是人类的第三磨牙,它的生长状态直接关系到口腔健康。据统计,约70%的成年人存在智齿发育异常,搞清楚什么时候该留、什么时候该拔,对维持牙齿功能很重要。
异常萌出智齿的临床风险
如果智齿倾斜着萌出,会持续挤压旁边的牙齿。临床观察发现,倾斜超过45度的智齿可能导致邻牙出现楔形缺损,严重时还会引发牙髓炎。这种不正常的咬合关系还会让牙列间出现清洁死角,食物残渣存进去容易引发牙周病。
阻生的智齿(也就是没完全长出来的)更麻烦,牙龈盖着部分牙齿形成的“盲袋”,特别适合厌氧菌繁殖。研究显示,反复发作的冠周炎会加速局部骨头吸收,增加旁边牙齿松动的风险。建议定期拍全景X线片监测牙根发育情况。
可保留智齿的适应症
如果智齿完全长出来了,而且和对面的牙齿能咬合上,这样的智齿能帮忙咀嚼,是可以保留的。但得满足三个条件:和对面的牙齿咬得稳、牙龈没发炎、邻接面能用牙线顺利清理。定期做牙周检查能有效预防蛀牙。
要维护好正位智齿,得做好日常护理:每天用牙线清理智齿和旁边牙齿的缝隙,用含氟漱口水抑制细菌;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牙周检查;咬合面的窝沟要重点刷,用改良Bass刷牙法就行。
拔牙决策的评估体系
要不要拔牙,得做系统检查:先看看咬合功能,用压力感应片测牙齿接触面积;再拍锥形束CT看牙根形状,有没有融合或弯曲;如果反复发炎或者把旁边牙齿弄坏了,就建议微创拔牙。
术后护理分阶段来:24小时内别用力漱口;48小时内断断续续冷敷消肿;72小时后换成温热敷促进恢复。要注意别刺激伤口,不然容易得干槽症之类的并发症。
智齿的再生医学应用
现在口腔医学还开发了智齿的新用处:完好的牙根能当正畸的支抗(也就是固定矫正器的“支撑点”);如果后牙缺了,只要智齿牙根长度超过12mm、骨头条件够,还能改造成种植基牙。不过要注意和下牙槽神经保持至少2mm的安全距离,减少手术风险。
总的来说,智齿不是非拔不可,但也不能不管不顾。关键是根据它的生长情况、有没有影响口腔健康来决定留还是拔。不管是留还是拔,都要做好日常护理和定期检查,这样才能让口腔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