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萌出不正常时,可能影响颌面部的局部结构,约78%的年轻人都曾遇到过智齿引发的炎症问题。下排最里面的智齿(下颌第三磨牙)因为颌骨退化,容易和牙龈之间形成藏污纳垢的间隙,变成细菌繁殖的“温床”。
主要致病因素分析
1. 牙龈盲袋藏污纳垢
没完全长出来的智齿,牙龈会包着牙冠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盲袋”,里面残留的食物残渣能达到正常牙缝的15倍之多。一旦身体免疫力下降,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类条件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引发急性冠周炎,典型症状就是局部肿、疼,还张不开嘴。
2. 挤压旁边牙齿造成损伤
往前面歪的阻生智齿(近中倾斜型)会以45度角挤压旁边的第二磨牙,破坏它周围的牙周支持组织。研究发现,这种机械性挤压会让旁边牙齿松动的风险上升63%,局部炎症还容易突破牙槽骨向周围扩散。
3. 炎症扩散到其他部位
下颌骨升支外侧的间隙结构比较特殊,炎症会沿着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扩散。如果冲破了颌面部的筋膜屏障,可能会引起眼眶周围肿、脖子淋巴结肿大等全身反应,严重的还会出现全身炎症反应。
急性期怎么处理
发现脸肿后要马上采取措施:
- 冷敷控制炎症
发病24小时内可以间歇性冷敷,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能让局部代谢率下降30%。要注意别冻到皮肤。 - 用含漱液抗菌
可以用0.12%的氯己定含漱液漱口,它能破坏细菌的生物膜来控制感染。每天漱4次,最多用3天。 - 调整体位促进引流
躺着的时候把头部抬高30度,靠重力帮淋巴液回流。别往肿的那一侧躺,避免压迫肿胀部位,减少刺激。
什么时候要去医院
有下面这些情况要赶紧就医:
- 张不开嘴,只能张开两指宽(小于35毫米);
- 吞咽的时候疼,还连带着耳朵旁边也疼;
- 体温一直超过38.3℃;
- 脸肿得越来越厉害,两边不对称。
医生会结合片子评估:
- 低位埋伏齿(牙冠2/3以上埋在骨头里):建议提前拔掉;
- 高位阻生齿(能看到一部分牙冠):可以做牙龈瓣切除手术;
- 急性化脓的时候:先切开排脓,等感染控制住再选时间拔牙。
长期怎么预防
- 定期拍片子检查
每6到12个月拍一次口腔全景片,看看智齿长的方向对不对。20到25岁的人最好把智齿检查加到常规体检里。 - 认真清洁口腔
用刷毛磨圆率超过90%的软毛牙刷,再用正畸专用牙线清理后面的牙齿。研究发现,这样能让智齿周围的菌斑减少42%。 - 训练咀嚼功能
每周嚼3次无糖口香糖,每次10分钟。这种机械刺激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让牙龈的抵抗力更强。 - 补充B族维生素
补充复合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2和B6,能帮着维持口腔黏膜的健康。建议每天的摄入量比平时多50%。
智齿引发的炎症可能导致颌面间隙感染等严重问题,及时发现早期信号、正确处理特别重要。如果疼超过48小时,或者有发烧等全身症状,一定要赶紧去口腔颌面外科看医生。平时做好定期检查、科学护理,再加上规范治疗,就能有效降低智齿引起感染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