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最近总觉得累,连嘴唇颜色都变浅了,可别不当回事——这两个症状凑在一起,可能是身体在提示潜在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和血液系统的功能有关,需要重视并做系统检查。
血液功能异常为啥会导致累和唇白?
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就像“氧气快递员”,负责把氧气送到全身组织细胞。如果血红蛋白浓度不够(成年男性低于130g/L,女性低于120g/L),组织细胞的氧化代谢会受影响。神经系统特别“耗氧”,一旦缺氧就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老想睡觉的情况,这就是贫血人群总觉得累的原因。
嘴唇上毛细血管密集,颜色能间接反映血液里的氧气含量。有研究发现,唇色越苍白,往往血红蛋白浓度越低,但光看唇色不能确诊,得结合其他症状和检查结果一起判断。
四类常见的贫血原因
1. 营养不够或吸收不好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成年人每天需要1-2mg铁维持平衡。如果吃得不够(比如长期节食)、吸收不好(比如肠胃功能异常),或者需求增加(比如生长发育期、怀孕),铁会慢慢耗竭。维生素B12和叶酸是红细胞“成熟”的必需营养,缺乏会导致红细胞发育畸形(巨幼红细胞),同样会引发贫血。
高风险人群:
- 长期节食的年轻女性
- 做过胃肠手术的人
- 严格素食者
- 孕期及哺乳期妇女
2. 悄悄在失血
慢性隐性失血像身体在“慢慢漏血”,常见原因有消化道溃疡、肿瘤,妇科月经过多,以及痔疮等。国内数据显示,约35%的缺铁性贫血由隐性失血引发,其中消化道肿瘤占比逐年上升。和急性失血(比如突然大量出血)不同,慢性失血往往悄悄发生,不容易察觉。
3. 骨髓造血出问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减少,导致全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生成障碍。2023年欧洲血液学指南提到,这种病有两个高发年龄段——青少年和40岁以上人群。除了累、唇白,还容易出血(比如牙龈出血)、免疫力下降。
4. 其他疾病引起的
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会影响红细胞生成素分泌或破坏骨髓造血环境,从而引发贫血。这类情况得通过全面体检才能查清楚。
科学检查流程
如果症状持续超过2周,建议按以下步骤评估:
-
基础检测:
- 查静脉血血常规及铁代谢指标(避免剧烈运动后采血);
- 查网织红细胞计数,看骨髓是否在努力“补”红细胞。
-
追踪病因:
- 做粪便潜血试验,排查消化道失血;
- 必要时做胃镜/肠镜,检查消化道病变;
- 女性做妇科超声,评估月经相关失血。
-
特殊检查:
- 查维生素B12吸收试验、叶酸水平;
- 必要时做骨髓穿刺(明确造血功能)。
重要提醒:千万别自己随便补铁!尤其是有遗传性铁代谢问题的人,乱补可能导致铁过载,一定要听医生的。
日常预防怎么做?
-
吃对食物:
- 适当吃红肉、动物肝脏(富含易吸收的血红素铁);
- 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比如橙子、青椒),促进铁吸收;
- 植物性铁源(比如菠菜、豆类)要多吃,注意用铁锅烹饪。
-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 每天睡够7-9小时,保证睡眠质量;
- 规律做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慢跑);
- 定期做健康检查,记录基础指标。
-
重点人群管理:
- 孕妇定期查铁蛋白;
- 50岁以上第一次贫血者,建议做肿瘤筛查;
- 长期用非甾体抗炎药(比如布洛芬)的人,监测消化道出血风险。
出现这些情况赶紧就医!
如果有以下症状,立刻去医院:
- 突发严重心悸、呼吸困难;
- 皮肤出现瘀点、瘀斑;
- 意识模糊(比如认不得人、分不清地点);
- 高烧39℃以上伴随寒战。
现在医学对贫血的诊疗已很成熟,大部分类型规范治疗能控制。大家要重视早期症状,别自己乱吃药耽误病情。建议每年做全身体检,重点关注血常规等基础指标,早发现早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