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赖恩博士从2023年秋天开始使用Suki AI。
- 布赖恩博士过去每周额外花费10到20小时做笔记。
- 去年秋天,她开始使用AI助手创建笔记,称这减轻了她的压力。
- 她不认为AI会取代医生,但对AI在医疗领域的地位持谨慎态度。
这篇文章是根据47岁的詹妮弗·J·布赖恩博士关于在医疗领域使用AI语音助手的采访整理而成。以下内容经过编辑,以确保长度和清晰度。
我在家庭医学领域工作,治疗从新生儿到90多岁的患者。
我于2006年完成家庭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已在密西西比州执业18年,一年前加入了哈蒂斯堡诊所。
我每周在诊所工作40小时,但过去经常在这些时间之外花大量时间记录患者笔记。文书工作通常会额外占用我每周10到20小时的时间。
去年秋天,我开始使用Suki AI,这是一种基于AI的语音助手,帮助我记录患者互动的笔记。现在我一直在使用它。
这让我想起了早期行医时的日子,那时我不必一直对着电脑打字。它提供了一种更自然的方式与患者互动,也减轻了我对记笔记的压力。
我支持使用AI进行记笔记,但对于将其用于医疗领域的其他目的持保留态度。
我过去手写笔记或使用语音转文字软件
2006年我刚开始行医时,手写笔记。有时我会手抽筋,但可以在咨询期间完成笔记。
当电子健康记录系统普及后,医生可以打字记录笔记,但在与患者互动时打字会分散注意力。因此,大部分打字工作会在午休或在家的沙发上完成。这是我的记笔记时间显著增加的时候,也导致了很多医生出现职业倦怠。
作为密西西比州医学协会的会长,我与很多医生交谈过。他们表示,点击按钮和打字增加了他们的生活负担。我个人从未出现职业倦怠,但常常感到压力,一直在寻找减轻压力的方法。
大约六年前,我开始使用语音转文字软件。我会对着手持麦克风讲话,软件会将我的话打出来。这是一个不错的产品,但口头重述每次就诊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有时会拼错或听错一些词。
我们诊所的一位同事建议我们尝试使用AI助手进行记笔记。我注册试用了Suki AI,听说美国家庭医师学会推荐了这款产品,还试用了一个竞争对手的产品。我更喜欢Suki,至今仍在使用它。
(编者注:Suki AI的一位发言人告诉BI,该公司与哈蒂斯堡诊所或美国家庭医师学会没有财务合作关系,该技术的定价为每月每名医生399美元。)
AI助手的工作原理
Suki是我手机上的一款AI助手应用,我用它来记录笔记。当我走进患者的房间时,我会征求患者的同意使用该软件。然后我会按下录音键,手机会监听我和患者的对话。离开房间后,我会停止录音。
与我之前使用的语音转文字软件不同,Suki不仅不能生成摘要,还会从就诊中生成总结性的笔记,我可以将其发送到我的电脑上。
如果手机没电或不在身边,我也可以直接向Suki讲述就诊情况。它会生成一个像在诊室里监听一样详细的笔记,但我认为当它在患者房间里时更准确。
每天结束时,我会花15分钟在电脑上检查我的笔记,确保AI正确拼写了药物名称,并清理一下内容。这与我过去每周花10小时记笔记形成了巨大对比。
我非常注重法律问题,关于Suki的第一个问题是它存储患者信息的时间。我了解到,患者互动的音频和转录内容在Suki中保存七天后会被删除,因此我对它的隐私处理方式感到满意。在笔记从Suki中删除之前,我会将它们发送到我的电脑,并永久存储在我的电子记录中。
使用AI工作减轻了我的压力,但技术并不完美
我现在一直在使用Suki。我支付这项服务的费用,这笔费用从我的工资中扣除。
它使我的工作流程更加轻松。我更能灵活安排患者就诊。患者也注意到我不再需要打字,可以保持眼神交流而不用看电脑。
这减轻了我在个人生活中的压力。我从不会为了工作错过家庭活动,因为家庭是我的优先事项,但我确实会超负荷工作,不得不熬夜完成笔记。现在,当我回家时,我和家人一起看电影或做作业,不再需要在笔记本电脑上打笔记。
这项技术并不完美。有时生成的笔记中有两段几乎相同的内容,编辑时我会删掉一段。偶尔,它会误解我说的药物名称,输入错误的信息。
我不认为这是问题。医生潦草的手写笔记和其他语音转文字软件也会有很多错误。作为医生,我们有责任审查笔记的准确性。任何技术都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编辑。
我支持使用AI进行转录,并谨慎欢迎其在其他医疗领域的应用
AI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护理,尤其是在放射学和外科手术中。
对于医疗转录和记录工作,我认为AI可以为医生带来解脱,医生受训是为了诊断和治疗,而不是打字。
我不认为AI会取代医生,但可以看到它可能会减少医疗记录员的职业需求。记录员坐在诊室里为医生打字,但他们非常昂贵。
我谨慎地欢迎AI进入医疗领域。确实有一些好处可以帮助人类行医,例如用于检测乳腺癌。然而,我对AI在患者生命和安全方面可能产生的错误持谨慎态度。在医学中,永远不能低估人际互动和理解痛苦与情感的价值。
我完全支持使用AI进行转录和总结就诊,但必须确保在超出这一范围时有适当的防护措施。
你有在工作中使用AI的个人故事想要与《商业内幕》分享吗?请发送邮件至ccheong@businessinsider.com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