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 环球医讯 家医百科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甲型H1N1流感病因 起病原因大揭秘

作者: 家医大健康
2014-05-31
甲型H1N1流感病因;甲型H1N1流感起因;甲型H1N1流感发生原因;甲型H1N1流感发病起因

内容摘要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潜伏期时长1~7天,多为1-3天。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发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8℃,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1、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证。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4、高危人群

(1)妊娠期妇女。

(2)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3)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

(4)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5)年龄≥65岁的老年人。

相关新闻

清宣止咳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流感临床总结会圆满举办
清宣止咳颗粒改善流感患儿咳嗽、发烧等症状的最新研究结果发布
2023年世界流感日公益宣教活动今日在北京举行
普通感冒、流感、新冠的区别
感冒要重视,流感要早治——2022-2023“知感冒防流感”全民科普公益行启动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