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 环球医讯 家医百科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H1N1新型流感病因大揭秘 清楚发病的起源

作者: 家医大健康
2014-05-31
H1N1新型流感病因;H1N1新型流感发病原因;H1N1新型流感起病原因

内容摘要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医学测试显示,目前主流抗病毒药物对这种毒株有效,美国疾控机构的照片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阴性反应。

H1N1新型流感病因概要:

H1N1新型流感的病因主要分为2大方面: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新型H1N1甲型流感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隐性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患者咳嗽、喷嚏产生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人类此前对本病无免疫力,普遍易感。

H1N1新型流感详细解析:

病原学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新亚型。该病毒容易出现变异,有可能使感染者出现耐药和再感染,但常需要相当时间,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在物体表面存活2—8小时,病毒对乙醇、乙醚、氯仿、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对紫外线敏感,但可复活。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新型H1N1甲型流感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隐性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传染期多在发病前1天到病后7天,少数更长。病后对该病毒类型一段时间内有一定的免疫能力。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患者咳嗽、喷嚏产生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直接或经手间接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类此前对本病无免疫力,普遍易感。多数患者年龄在25—45岁之间。妊娠期/产后妇女,伴有慢性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年龄<5岁的儿童和≥65岁的老年人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临床病症的1%一10%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在住院患者中,10%一25%需要接受重症监护,2%一9%导致死亡。住院患者的7%~10%是中、晚期妊娠孕妇。与一般人群相比,孕妇需要接受重症监护的可能性要高10倍,对高危人群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甲型H1Nl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秋冬春季发病较高。

相关新闻

清宣止咳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流感临床总结会圆满举办
清宣止咳颗粒改善流感患儿咳嗽、发烧等症状的最新研究结果发布
2023年世界流感日公益宣教活动今日在北京举行
普通感冒、流感、新冠的区别
感冒要重视,流感要早治——2022-2023“知感冒防流感”全民科普公益行启动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