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赛药业研发的长效生长激素制剂“金赛增”获批用于治疗特发性身材矮小(ISS),成为全球首个针对该适应症的长效药物,这一成果无疑为众多受ISS困扰的儿童及其家庭带来了新希望。
长效技术:如何改变患者日常生活?
- 技术原理与临床优势:金赛增运用40kDa支链聚乙二醇修饰重组人生长激素,大大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它能模拟人体自然生长激素脉冲式分泌,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更稳定,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和短效药物相比,每周只需注射一次,大大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和焦虑,尤其对低龄儿童来说,家庭护理的压力也大幅降低。
- 依从性提升的实证案例:传统短效药物每日注射,漏针率高达22%。而金赛增全年仅需52次注射,漏针率明显下降。有一位8岁的ISS患儿使用金赛增后,他的母亲表示:“每周固定时间注射,孩子不再抗拒,治疗更规律了。”
- 心理与社交影响:ISS患儿常因身高问题产生社交焦虑。长效治疗的便利性让他们更愿意坚持用药,有望接近遗传靶身高。研究显示,治疗一年后患儿身高标准差积分改善0.98,接近正常儿童范围,这对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心理健康很有帮助。
安全性与疗效:能否为患者长期保驾护航?
- 安全性数据支撑:在2000余例真实世界研究中,金赛增未检测出药物相关抗体,对糖脂代谢、BMI等指标也无明显影响,说明长期使用风险可控。和短效药物相比,长效制剂的代谢负荷更低,适合长期治疗。
- 疗效对比与个体化选择:临床试验中,使用金赛增的ISS患儿年生长速率达10.04厘米,比未治疗者多增长5.88厘米。专家建议,医生要根据患儿骨龄、生长潜力及家庭护理条件来选择短效或长效方案。比如,对于需要每日提醒注射的家庭,长效制剂优势明显。
- 未来适应症扩展潜力:金赛增已获批三大适应症,未来可能会扩展到其他生长障碍疾病。其技术原理或许还能应用于肥胖或糖尿病患者的代谢调节,但这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双重受益:家庭与医疗系统迎来哪些改变?
- 家庭经济与时间成本优化:传统短效药物每日注射,家长要频繁请假或调整工作安排。而长效制剂减少了护理时间,以年均注射次数计算,家庭可节省约313次医疗操作,降低了误工损失。
- 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医院和诊所可以减少短效药物的高频注射服务需求,把资源集中到复杂病例上。某三甲医院儿科数据显示,长效制剂推广后,生长激素门诊日均接诊量下降15%,医护人力能更好地分配到诊断和随访环节。
- 社会包容性提升:ISS治疗的普及性增强,偏远地区家庭因为注射频率降低更容易坚持治疗,缩小了城乡间儿童生长健康的差距。
金赛增的获批彰显了我国在儿童生长障碍治疗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其长效机制不仅提高了疗效,还减轻了医疗负担,推动了社会公平。未来,我们要持续监测其长期安全性,加强公众对生长激素合理使用的认知,避免过度医疗。这一案例也为慢性病长效药物研发提供了范例,有望加速其他领域治疗模式的革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