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例脑脊接口手术,如何让截瘫患者重获行走能力?

国内资讯 / 医学成果责任编辑:张熙2025-09-18 11:00:0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075字
上海复旦大学团队成功实施我国首例脑脊接口手术,通过微创植入电极芯片,在大脑与脊髓间搭建数字神经桥。首批4名截瘫患者在术后两周内实现行走,标志着脊髓损伤治疗的重大突破。
脑脊接口截瘫脊髓损伤电极芯片数字神经桥神经修复信号传导临床研究人文关怀医学伦理患者尊严技术突破中国方案外骨骼机器人长期副作用
我国首例脑脊接口手术,如何让截瘫患者重获行走能力?

近期,上海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加福民团队成功实施我国首例脑脊接口植入手术,这标志着我国在脊髓损伤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名为“三合一脑脊接口”的技术,通过微创植入电极芯片,在大脑与脊髓间搭建“数字神经桥”。首批4名截瘫患者在术后两周内实现行走,将传统治疗周期从两年缩短至两周,为每年新增的9万截瘫患者带来新希望。其中一名患者在术后14天已能扶助行器行走5米,成为全球医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技术突破:如何让截瘫患者重获行走奇迹?

  • 核心原理与临床应用:脑脊接口技术是在颅骨植入直径1毫米的电极芯片,精准连接运动皮层与脊髓,绕过损伤部位形成信号通路。团队自主研发的“数字孪生脊髓”平台,借助AI模型预演数万种神经刺激方案。患者术后1小时即可完成首次抬腿训练,该技术将信号处理速度提升至3毫秒,比自然神经传导快20%,大大降低了因延迟导致的运动风险。
  • 患者体验与生活质量改善:首批4例患者中部分在术后数周恢复部分自主行走能力。一位因车祸导致胸椎损伤的患者表示,术后“重新感受到腿部肌肉的控制感”,还计划逐步恢复站立和短距离行走。这种“神经修复”而非“机械替代”的方式,更贴近人体自然功能,避免了外骨骼等设备的局限性。

技术路线:中国方案为何更具人文关怀?

  • 中西方技术路径对比:西方团队多聚焦“机械替代”,如外骨骼机器人或仿生义肢;而中国方案通过“神经桥”修复信号传导路径,注重恢复人体自身功能,体现了“科技向善”的理念,帮助患者重获“生而为人的尊严”。
  • 伦理审查与风险控制:技术落地前,团队耗时3年完成263页伦理审查文件,涵盖手术风险、设备兼容性、长期副作用等预案。为解决信号延迟问题,将处理时间压缩至3毫秒,降低了摔倒等二次伤害风险,确保了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未来展望:这项技术将如何改变社会?

  • 技术普及与成本优化:目前手术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团队正推动设备小型化与量产以降低成本。未来有望通过医保覆盖或公益项目,让更多患者受益,尤其是农村地区因事故致残的中低收入群体。
  • 医学伦理与社会包容性:该技术推动医疗进步,传递了“科技服务于人文”的价值观。患者迈出第一步的时刻,象征着医学从“延长生命”向“恢复尊严”的转变。未来,该技术可能扩展至脑卒中、渐冻症等领域,为更多神经损伤患者带来希望。 我国首例脑脊接口手术的成功,是神经修复领域的关键一步。它结合了精准的工程设计与人文关怀,让截瘫患者重获行走能力。随着临床数据积累和技术优化,有望为全球374万脊髓损伤患者带来广泛应用前景,其“科技向善”的理念也为医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脑机接口要普及,伦理与安全挑战咋解决?脑机接口要普及,伦理与安全挑战咋解决?
  • 普通人跑马拉松赛前赛后这些事必须知道普通人跑马拉松赛前赛后这些事必须知道
  • 基因和营养究竟谁对身高影响更大基因和营养究竟谁对身高影响更大
  • 30岁却有60岁的骨头,年轻人警惕骨质疏松30岁却有60岁的骨头,年轻人警惕骨质疏松
  • 向佐摸鼻梁动作被模仿,医生提醒有健康风险向佐摸鼻梁动作被模仿,医生提醒有健康风险
  • 长期大量饮酒可致股骨头坏死,男子案例警示长期大量饮酒可致股骨头坏死,男子案例警示
  • 避免痛风困扰,除海鲜和酒精外需警惕的4种食物避免痛风困扰,除海鲜和酒精外需警惕的4种食物
  • 英国自行车传奇患前列腺癌,这些知识要知道英国自行车传奇患前列腺癌,这些知识要知道
  • 女子掰开降压药致昏迷,这些药别乱掰开吃女子掰开降压药致昏迷,这些药别乱掰开吃
  • 带状疱疹痛在慢性病患者中多发,疫苗接种率高不高带状疱疹痛在慢性病患者中多发,疫苗接种率高不高
  • 预防心律失常看过来:多方面入手很关键!预防心律失常看过来:多方面入手很关键!
  • 秋雨湿寒易致病,这些防护方法你得知道秋雨湿寒易致病,这些防护方法你得知道
  • 高血压患者注意:并非都需终身服药!高血压患者注意:并非都需终身服药!
  • 寒潮来袭心血管风险加剧,专家教您应对寒潮来袭心血管风险加剧,专家教您应对
  • 癌症骨转移的五大征兆,早发现早治疗癌症骨转移的五大征兆,早发现早治疗
  • 乳腺结节不痛更危险,警惕乳腺癌早期信号!乳腺结节不痛更危险,警惕乳腺癌早期信号!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