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木薯中毒频发!掌握科学吃法才能安全上桌!

国内资讯 / 热点新闻责任编辑:张熙2025-09-12 11:00:0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49字
近期多起木薯中毒事件引发关注,掌握木薯的科学处理方法是关键。木薯含氰苷毒素,不当处理会致严重中毒,需彻底去毒才能安全食用。
木薯中毒氰苷毒素科学吃法安全处理中毒症状食用风险去毒方法木薯毒性毒性原理隔夜木薯烹饪误区解毒措施胃肠道刺激呼吸麻痹细胞缺氧
近期木薯中毒频发!掌握科学吃法才能安全上桌!

近期,网络上多起食用木薯中毒事件引发了大家对木薯食用安全的关注。有网友网购木薯未彻底去毒且隔夜食用后严重过敏,还有人没切除木薯中心部位,吃了木薯糖水后胃胀、头晕。媒体报道,木薯中毒多因处理方法不对,潜伏期2到12小时,严重可致呼吸麻痹死亡。专家强调,木薯含剧毒氰苷,需科普其毒性原理与安全处理方法。

木薯毒性有多大?揭秘氰苷毒素的双重威胁

木薯块根含氰苷类化合物,像亚麻苦苷,在酶或胃酸作用下会变成氰氢酸,抑制细胞呼吸链,造成组织缺氧。人要是生食300 - 500克没处理的木薯,就可能致命。成人摄入约1.5克氰化物(相当于生食500克木薯)就可能死亡,儿童体重轻,风险更高。而且隔夜木薯因微生物活动,可能促进氰苷释放,让中毒风险加剧。 木薯中毒症状分三级,轻度会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心悸乏力;中度会视力模糊、呼吸困难、血压下降;重度则会抽搐昏迷、瞳孔散大、循环衰竭。胃肠功能弱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现中毒症状,糖尿病患者吃木薯,因它淀粉含量高,可能让血糖波动更大,儿童代谢能力差,毒素容易蓄积。

食用木薯为何会中毒?关键风险点大揭秘

处理木薯不当会有很大风险。木薯中心部位(如髓部)毒素浓度是外层的3倍,有案例就是没去除核心,引发胃肠道刺激和氰化物中毒。而且木薯含淀粉,容易滋生细菌,冷藏还可能改变毒素稳定性,有案例里的隔夜糖水,就因微生物活动促进氰苷释放。 烹饪木薯也有不少误区。简单煮沸不够,要浸泡4小时再加煮沸2小时以上,才能分解90%的氰苷,但有些人只煮到软烂就吃。还有人没削皮、没切块浸泡,或者和高蛋白食物一起煮,掩盖了中毒症状,耽误就医。另外,部分地区有生嚼木薯的习俗,有人还觉得少量吃没事,这都是认知盲区。糖尿病患者没注意木薯升糖指数高的风险,家长也没控制孩子的食用量。

如何安全吃木薯?全流程解决方案来了

安全吃木薯,去毒处理要做好四步。首先削皮切块,把外皮去掉,切成薄片或小块,增加接触面积。然后用清水浸泡4 - 12小时,每2小时换次水,也可以用盐水泡,加速氰苷溶出。接着彻底煮沸,加水煮2小时以上,保持沸腾,还能加少量食用油,减少氰化氢挥发。最后把煮沸后的水倒掉,这水含高浓度氰化物,不能喝。 食用木薯也有管理细则。成人每天别超过200克,儿童减半,孕妇、哺乳期女性和慢性病患者不能吃。吃木薯时,可以和鸡蛋、大蒜等富含硫氨基酸的食物一起吃,促进氰化物代谢。糖尿病患者要监测血糖,胃肠疾病患者别空腹吃。 要是不小心木薯中毒,要立即催吐,喝大量清水后刺激咽喉呕吐,清除胃里残留。一旦出现头晕症状,就要赶紧送医,静脉注射亚硝酸钠与硫代硫酸钠是特效解毒办法。但别喝牛奶或吃油脂类食物,也别自己乱服解毒药,以免加速毒素吸收。 木薯虽常见,但处理不当会致命,掌握科学方法,才能让它安全上餐桌。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热点!预开口椰子水夺命,鸡西中毒案敲响警钟!热点!预开口椰子水夺命,鸡西中毒案敲响警钟!
  • 手汗症咋识别、治疗和管理?一篇文章全讲清!手汗症咋识别、治疗和管理?一篇文章全讲清!
  • 日常饮食和日用品的安全隐患,防范方法赶紧学起来!日常饮食和日用品的安全隐患,防范方法赶紧学起来!
  • 预防野生菌中毒,这四维防控体系和建议你得知道!预防野生菌中毒,这四维防控体系和建议你得知道!
  • 科学食用菌子火锅,遵循三步骤实现安全享用!科学食用菌子火锅,遵循三步骤实现安全享用!
  • 误食超致死量5倍‘致命鹅膏’,死亡率超90%!误食超致死量5倍‘致命鹅膏’,死亡率超90%!
  • 拒绝野生蘑菇!一起行动构建食品安全健康防线!拒绝野生蘑菇!一起行动构建食品安全健康防线!
  • 想打瘦脸针不中毒?选正规机构并做好这些!想打瘦脸针不中毒?选正规机构并做好这些!
  • ‘蹿稀酸奶’爆火,喝多了到底有啥健康风险?‘蹿稀酸奶’爆火,喝多了到底有啥健康风险?
  • 四招教你远离肉毒中毒,赶紧学起来!四招教你远离肉毒中毒,赶紧学起来!
  • 兰茂牛肝菌‘转正’,新增剧毒鹅膏菌,有啥风险?兰茂牛肝菌‘转正’,新增剧毒鹅膏菌,有啥风险?
  • 普通人跑马拉松赛前赛后这些事必须知道普通人跑马拉松赛前赛后这些事必须知道
  • 基因和营养究竟谁对身高影响更大基因和营养究竟谁对身高影响更大
  • 30岁却有60岁的骨头,年轻人警惕骨质疏松30岁却有60岁的骨头,年轻人警惕骨质疏松
  • 向佐摸鼻梁动作被模仿,医生提醒有健康风险向佐摸鼻梁动作被模仿,医生提醒有健康风险
  • 长期大量饮酒可致股骨头坏死,男子案例警示长期大量饮酒可致股骨头坏死,男子案例警示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