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大2087名学生感染诺如,如何预防看这里!

国内资讯 / 热点新闻责任编辑:范致远2025-09-12 10:05:0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68字
沈阳师范大学爆发诺如病毒感染,2087名学生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诺如病毒传染性强,需通过强化手卫生、饮食饮水安全和环境清洁等多维度防控,学校等单位应建立常态化机制。
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防控措施手卫生饮食安全环境清洁学校供水水源污染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含氯消毒剂自备井蓄水池免疫正常者脱水风险个人防护
沈阳师大2087名学生感染诺如,如何预防看这里!

近期,沈阳师范大学爆发诺如病毒感染事件,引发广泛关注。2025年8月31日至9月7日,该校第三生活区因自备井蓄水池受诺如病毒污染,2087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其中270人持续感染,均为轻症。经调查与检测确认后,涉事水井已被封闭管控。此事件暴露出学校供水系统监管漏洞,也提醒公众秋季诺如病毒流行期需加强防控。

诺如病毒为何如此“疯狂”?

诺如病毒传染性极强,只需18个单位的病毒颗粒就能让人感染,远低于其他肠道病毒。它的传播途径多样,一是水源传播,像沈阳师范大学事件,自备井蓄水池因周边环境卫生问题,如污水渗漏、动物粪便污染,让病毒进入供水系统,学校又未定期检测水质或忽视供水设施密封性,导致大规模感染;二是接触传播,病毒能在门把手、餐具等物体表面存活数天,接触后不洗手就吃东西,很容易中招;三是飞沫传播,患者呕吐产生的气溶胶携带病毒,近距离接触者吸入就可能被感染。感染后,潜伏期12 - 48小时,会出现急性呕吐、腹泻、腹痛,部分人还会发热。免疫正常者2 - 3天可自愈,但儿童、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要警惕脱水风险。而且,诺如病毒对酒精和普通消毒剂耐受,得用含氯消毒剂才能有效杀灭。

水源污染事件,问题出在哪?

此次事件中,自备井蓄水池周边环境卫生差,病毒通过污水渗漏、动物粪便等途径进入供水系统。学校没定期检测水质,也没重视供水设施密封性,让病毒通过饮水或食物传播。学校集中供餐模式加速了病毒扩散,学生共用卫生间、餐具清洁不彻底等行为,进一步扩大了感染范围。同时,学校未落实《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自备井没配备消毒设备或未定期采样检测,初期症状出现后也没及时停用涉事水源和隔离患者,部分学生还未掌握诺如病毒防护知识,这些防控漏洞导致了二次传播。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个人防护方面,要强化手卫生,用肥皂和流动水揉搓20秒以上洗手,尤其注意指缝、指甲等部位,外出时可携带含次氯酸成分的消毒湿巾。饮食饮水上,直饮水设备要定期换滤芯,学校等集体单位优先选市政自来水或瓶装水,别用未经消毒的井水;贝类海鲜要彻底煮熟,生熟砧板分开,水果削皮吃。环境清洁也很重要,患者呕吐后,周围人要撤离,戴口罩、手套用吸附性材料覆盖污染物,再喷含氯消毒剂(浓度5000mg/L)静置30分钟后清理并洗手;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电梯按钮、卫生间等高频接触区域。 机构防控上,学校和托幼机构要落实晨检制度,出现3例以上胃肠炎症状立即停课排查,供水系统装紫外线消毒装置并每季度检测水质;医疗机构接诊疑似病例要戴N95口罩和防护服,患者呕吐物按医疗废物处理;餐饮从业者、保育员感染后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外卖员配送时别接触口鼻。 沈阳师范大学事件警示我们,诺如病毒防控需多维度发力,公众要重视防护,学校等单位要建立常态化机制,阻断传播链。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酒精对诺如病毒无效是真的吗?一文揭秘!酒精对诺如病毒无效是真的吗?一文揭秘!
  • 预防诺如病毒,做好洗手、饮食、戴口罩这些事!预防诺如病毒,做好洗手、饮食、戴口罩这些事!
  • 深圳诺如风险升级!做好五点预防别大意!深圳诺如风险升级!做好五点预防别大意!
  • 普通人跑马拉松赛前赛后这些事必须知道普通人跑马拉松赛前赛后这些事必须知道
  • 基因和营养究竟谁对身高影响更大基因和营养究竟谁对身高影响更大
  • 30岁却有60岁的骨头,年轻人警惕骨质疏松30岁却有60岁的骨头,年轻人警惕骨质疏松
  • 向佐摸鼻梁动作被模仿,医生提醒有健康风险向佐摸鼻梁动作被模仿,医生提醒有健康风险
  • 长期大量饮酒可致股骨头坏死,男子案例警示长期大量饮酒可致股骨头坏死,男子案例警示
  • 避免痛风困扰,除海鲜和酒精外需警惕的4种食物避免痛风困扰,除海鲜和酒精外需警惕的4种食物
  • 英国自行车传奇患前列腺癌,这些知识要知道英国自行车传奇患前列腺癌,这些知识要知道
  • 女子掰开降压药致昏迷,这些药别乱掰开吃女子掰开降压药致昏迷,这些药别乱掰开吃
  • 带状疱疹痛在慢性病患者中多发,疫苗接种率高不高带状疱疹痛在慢性病患者中多发,疫苗接种率高不高
  • 预防心律失常看过来:多方面入手很关键!预防心律失常看过来:多方面入手很关键!
  • 秋雨湿寒易致病,这些防护方法你得知道秋雨湿寒易致病,这些防护方法你得知道
  • 高血压患者注意:并非都需终身服药!高血压患者注意:并非都需终身服药!
  • 寒潮来袭心血管风险加剧,专家教您应对寒潮来袭心血管风险加剧,专家教您应对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