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前庭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尖部一直又痒又痛,还会出现红肿、结痂的情况。要应对这个问题,得从基础护理、药物使用、物理治疗三方面入手,再配合日常的病情监测和预防措施。
基础护理要做好这些
保持鼻腔清洁湿润是治疗的基础。每天用37℃左右的生理盐水(也就是0.9%的氯化钠溶液)冲洗鼻腔,建议用仰头侧冲的方法——仰头后偏向一侧,让盐水从另一边鼻腔流出来,单侧冲3-5分钟就行。冲洗器要用医用材质的,每周用开水烫一下消毒。
局部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每天用40℃左右的温毛巾敷鼻翼两侧5分钟,别用力揉搓。
日常防护要注意:指甲剪圆,别划破鼻腔里的黏膜;选内层是纯棉的口罩,减少对鼻前庭的摩擦;冷天可以戴加湿型口罩。每天做个鼻部放松训练:用拇指沿鼻梁两侧上下推揉,再用双手中指按压迎香穴各30秒。
药物使用得遵医嘱
局部抗感染治疗要严格听医生的,急性期可以用外用抗生素制剂,用无菌棉签轻轻涂抹鼻前庭区域。糖皮质激素类鼻喷剂用的时候要规范:喷之前先轻轻擤擤鼻子,喷头倾斜15度角对准鼻翼,别直接对着鼻腔中间。
中药辅助要辨证施治,有黄脓涕的可以配合清热解毒类制剂,清水涕的适合温肺散寒的方剂,但都得找医生判断。所有药物使用都要遵医嘱,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者出现新的情况,一定要立刻复诊。
物理治疗的方法
光疗可以用650nm波长的低能量激光,每次照的时间别超过10分钟,治疗头离皮肤15cm左右。
家里可以做蒸汽吸入:45℃左右的热水里加2滴薄荷精油,用鼻子慢慢吸蒸汽,每次不超过5分钟,结束后记得用生理盐水冲一下鼻子。
超声雾化要去医院做,把20ml生理盐水放进雾化器,通过鼻导管吸雾化液,每次15分钟。治疗后坐10分钟再起来,避免突然站起来头晕。
自己要监测病情,及时就诊
建议记一本症状日记,写下这几样内容:疼痛程度(从1到10分打分,1分最轻、10分最痛)、鼻涕的样子(清水样、黏糊糊的还是黄脓样)、发作情况(一直有还是一阵一阵的)。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要立刻去医院:单侧鼻塞超过72小时、突然闻不到味道、体温超过38.3℃、脸肿或者按下去会痛。
特殊人群要更注意: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的人、孕妇出现鼻腔症状,24小时内就要就诊;小孩如果烦躁不安、不肯吃饭、晚上惊醒,得及时去检查。
预防复发的办法
- 环境管理:家里的湿度保持在40%-60%,用PM2.5过滤效率≥95%的空气净化器。
- 饮食调节:多吃含β-胡萝卜素的胡萝卜、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这些有抗氧化作用的食物。
- 运动:每周做3次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
- 过敏防护:过敏季节到来前2周,用鼻腔过滤贴,减少接触过敏原。
- 定期检查:每季度做一次鼻内镜,看看鼻腔黏膜的修复情况。
总的来说,通过这样的综合管理,多数患者2-4周内能明显好转。要强调的是,所有治疗都得在耳鼻喉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别自己延长用药时间或者改治疗方法。鼻腔健康不是一时的事,得长期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做好预防才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