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出现耳部不适,比如听不清、耳鸣甚至头晕,常和耵聍(也就是耳屎)栓塞有关。当耳道里的分泌物越积越多形成堵塞,会影响耳朵正常功能——这是耳道自我清洁能力失衡导致的,得用科学方法处理。
耵聍的作用与堵塞原因
耵聍是耳道内皮脂腺、耵聍腺分泌物混合皮肤细胞形成的,能帮我们杀菌、防水、挡住灰尘异物,是耳朵的“天然保护盾”。正常情况下,吃饭、嚼东西时下颌关节活动,会推着耵聍慢慢往外排。但现代人总用棉签掏耳、长期戴耳机,反而破坏了耳道自洁能力,让耵聍越积越多,最后堵在里面。
耵聍栓塞怎么专业处理?
如果已经形成栓塞,建议按这几步来:
- 先软化:用含有碳酸氢钠的软化液滴耳,把硬耵聍泡软(一定要按医生指导用);
- 再冲洗:由专业人员用37℃生理盐水,通过合适水压把软化的耵聍冲出来;
- 顽固栓塞要微创取:如果耵聍特别硬、卡得紧,医生会用耳内镜照着,用专门工具小心取出。
别把耵聍栓塞和其他耳病搞混
耳鸣、耳朵堵不一定都是耵聍的问题,得学会区分:
- 外耳道炎:拉耳廓会疼,耳道皮肤红、肿;
- 渗出性中耳炎:常跟着感冒出现,医生能看到鼓膜上有积液痕迹;
- 噪声性耳鸣:长期待在大声环境(比如工厂、KTV)后出现。
如果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一定要做耳内镜检查和听力测试。
护理耳道的3个误区,别踩!
- 别乱掏耳朵:用棉签掏反而会把耵聍推到耳道更深处,还容易划伤耳道;
- 别乱滴药:没确诊前不要自己用抗生素类滴耳液;
- 别自己冲耳道:有些人体质特殊(比如有中耳炎病史),擅自冲洗可能引发并发症。
日常怎么预防耵聍栓塞?
世卫组织推荐的耳部保健方法,照着做就对了:
- 定期找医生检查耳道;
- 游泳时戴防护耳塞,避免脏水进耳道;
- 长期用耳机的人,定期查听力;
- 选符合专业原理的耳道清洁工具(要能控制压力),别用太使劲的。
突然耳朵堵、头晕?应急办法先试试
如果突然一边耳朵堵还头晕,可以先试这几个应急招:
- 患耳朝下,单脚跳几下,看看能不能震出耵聍;
- 闭住嘴、捏住鼻子,慢慢鼓气调整耳压;
- 用热毛巾敷耳朵附近,缓解不适。
这些办法仅限应急,症状持续一定要赶紧就医。
耳朵健康得靠日常维护,出现持续症状别太慌也别不当回事。平时做好预防、有问题找专业医生,才能保持耳朵功能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