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桡骨远端骨骺分离是孩子常见的骨折类型,及时规范治疗对骨骼发育特别重要。下面就给家长们讲清楚现代医学的治疗全流程,帮大家了解怎么配合医生照顾孩子。
闭合复位:不用开刀的手法复位
孩子手腕出现骨骺分离时,医生一般先试试“闭合复位”——这是种不用开刀的手法,通过牵引、旋转手腕等动作把错位的骨头调回原位,适合80%左右移位不严重的情况。复位时会用超声或X线帮忙“瞄准”位置,通常打局部麻醉,孩子不会太疼。复位后会用夹板或吊带临时固定,这种“半固定”既能稳住骨头,又能让手腕保留适度活动空间。家长要多观察孩子手指:要是手指变紫、发凉,或者喊麻、疼,得赶紧找医生。
开放复位: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
如果关节面错位超过2毫米,或者伤到了神经、血管,就得开刀做“开放复位”。手术会开个小切口,用细小的固定器材把骨头精准固定好。按临床指南,规范手术能有效降低以后得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术后早期会用专门设备帮关节慢慢活动,有助于恢复功能。具体手术方案得看孩子的年龄、骨折类型等情况,术后要跟着康复师练功能。
固定:现在有更舒服的选择
现在的固定早不是传统石膏那种又重又闷的样子了,有新型高分子材料做的固定装置,又轻又透气。医生会根据孩子手腕的形状“量身塑形”,固定得更贴合。还有种“动态固定”,愈合后期能让关节适度活动,避免僵住。临床数据显示,这种动态固定比传统静态固定恢复功能更好。固定期间要保持皮肤干净,别让手腕用力;洗澡时得做好防水,别让固定装置进水。
康复:吃对、练对才好得快
完整的康复计划有三个重点:第一是营养,每天要吃够600-800毫克钙(比如喝牛奶、吃豆制品),多晒晒太阳帮身体合成维生素D——具体要不要额外补,得看孩子平时吃饭的情况,听医生的。第二是物理治疗,刚受伤时用冰敷消肿(每次15-20分钟,别直接敷皮肤),48小时后换成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这些得在康复师指导下做。第三是功能训练,根据骨头愈合的阶段慢慢练:早期练手指屈伸,后期练握力,用捏橡皮泥、拼拼图这些好玩的活动,孩子更愿意配合,效果也更好。
定期复查:盯着骨头“长牢”
规范的随访要按时间来:术后3天,医生会检查手腕的血液循环和肿胀情况;2周后拍片子看骨头稳不稳;4周看有没有长“骨痂”(骨头愈合的“小肉芽”);6-8周根据愈合情况决定要不要拆固定。要特别注意孩子“骨骺区”的血液供应——要是孩子一直喊疼得厉害,或者手腕、手指变紫、发白,得马上送医院,怕有并发症。
现在康复理念讲究“动静结合”,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动一动关节,能减少关节僵硬的情况。比如用游戏的方式练,孩子愿意做,恢复得也快。
最后要强调的是:所有治疗都得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做,选哪种方法得看孩子的具体情况。家长要按时带孩子复查,根据恢复情况调整康复计划;补维生素D之类的营养素也得听医生的,别补多了。只要配合得好,孩子的手腕大多能恢复得不错,不会影响以后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