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主要伤害关节,还可能引起全身不舒服,不同人的表现差别挺大。最典型的是关节症状,不少人因为手腕关节一直红肿、发热、疼去医院,早上起床关节发僵的情况能持续30分钟以上。对称的掌指关节(手掌和手指连接的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手指中间靠近手掌的关节)肿胀是典型表现,严重的连肩关节活动都受影响,比如抬手穿衣这样的日常动作都做不了。还可能有全身症状,比如一直没力气、不想吃饭,或者发低热(体温在37.3-38℃之间),有些患者一开始就觉得浑身不得劲。
做实验室检查要注意:常规抽血需要空腹8小时,检查前别吃太油的东西。要查的项目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这些基础指标,还有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这些能针对性反映病情的指标。抽完血可以喝点糖水补充能量,如果觉得头晕要赶紧告诉医生或护士。
如果手指活动有问题,要先分清原因,不一定是风湿病:1. 神经问题:比如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被压迫引起的,典型表现是拇指、食指、中指的掌侧麻木,晚上症状更明显;2. 肌腱问题:狭窄性腱鞘炎会让手指弯或伸的时候发出弹响声,攥紧拳头后不容易快速伸直;3. 关节结构损伤:类风湿关节炎晚期会出现掌指关节半脱位,手指变成“天鹅颈”样的畸形,但早期一般不会影响手指并拢。
2023年国际风湿病联盟更新了诊断标准,加了影像学评估的内容:用高频超声能查到滑膜增生和关节腔里的积液,比传统X线早6-12个月发现问题。血清检查里,抗CCP抗体的特异性有85%,和RF抗体一起查能更准确判断病情。
平时管理要注意这几点:环境温度:关节部位别受凉或忽冷忽热,家里温度建议保持在20-25℃;运动康复:推荐做水中运动,水温控制在32-36℃,每次30分钟左右。早上晨僵的时候,能慢慢活动关节;饮食调节:每周红肉(比如猪肉、牛肉)别吃超过500克,多吃点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深海鱼,少吃饱和脂肪酸高的东西(比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
有下面任何一种情况,一定要赶紧去医院:1. 关节肿了超过2周还没好;2. 早上晨僵超过30分钟;3. 不明原因发烧超过37.5℃;4. 关节变形或者动不了了。
特殊人群得特别留意:育龄期女性如果脸上长了蝶形红斑(像蝴蝶翅膀那样的红斑),还伴有关节疼或活动不方便,要排查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年男性突然出现第一跖趾关节(大脚趾和脚掌连接的关节)急性红肿、发热、疼痛,要先考虑痛风性关节炎。
风湿病虽然表现多,但早发现、早治能有效控制。平时做好日常护理,多注意关节和全身的变化,有问题赶紧去医院,就能更好地控制病情,保持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