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里红细胞相关指标异常升高,是临床很常见的情况,正确看懂这些指标的变化,对早期发现潜在疾病特别重要。像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这三项如果持续升高,可能提示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得结合身体表现一起判断。
高原环境下的正常适应:生理性红细胞增多
长期住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人,红细胞计数一般比平原地区的人高30%左右。这是身体对低氧环境的正常适应——当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时,肾脏会多分泌一种叫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物质,刺激骨髓造更多红细胞,好让血液能携带更多氧气。不过要是红细胞压积超过55%,血液可能会变稠,最好定期查一下凝血功能。
慢性缺氧导致的病理变化:疾病引起的红细胞增多
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常出现红细胞异常增多,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里,约42%会有这种情况。如果血氧饱和度一直低于90%,身体长期缺氧,除了红细胞增多,还可能出现手指末端变粗(杵状指)、嘴唇或指甲发紫(紫绀)这些表现。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人,因为心脏里动静脉血混流,也可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异常,得做心脏彩超等检查才能明确。
肾脏问题:激素分泌乱了引发红细胞增多
肾脏里长了东西(比如肿瘤),可能会打乱红细胞生成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约15%的肾肿瘤患者会有红细胞异常增多。这些异常组织可能会分泌过多促红细胞生成素,除了红细胞增多,还常伴有血压忽高忽低、尿里有蛋白这些肾病的典型表现,得做肾脏B超或CT才能找到原因。
哪些表现要警惕?
如果红细胞计数超过6.0×10¹²/L、血红蛋白超过180g/L、红细胞压积高于50%,可能会出现一些典型表现:比如早上起来头痛、看东西模糊、脸或耳朵特别红等。约30%的患者早期只有体检指标异常,没有明显不舒服;还有些人会觉得四肢刺痛,这是微循环不好的表现,要小心血栓的风险。
怎么治?既要控红细胞,更要治根源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要抓两点:一是控制红细胞异常增多,二是治好引发它的基础疾病。高原地区的人可以阶段性吸低流量氧来缓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要先治原发病,比如扩张支气管;如果是肾脏问题引起的,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后,红细胞指标通常能自己恢复正常。药物治疗得严格遵医嘱,有些抑制细胞增殖的药要先评估出血风险,抗血小板的药也得在医生指导下用。
科学就医四步法
- 先复查,排除误差:建议3天内再查一次血常规,同时测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先排除检测错误。
- 系统检查找原因:根据个人病史,选做胸部CT、心脏彩超或肾脏的影像学检查,确定问题在哪里。
- 多学科会诊:让血液科和呼吸科、心内科或肾科的医生一起商量治疗方案。
- 定期监测:把每次的指标记录下来,做成变化曲线,每季度查一次凝血功能。
特别提示:2021年的临床数据显示,如果没找到原因就随便用药,可能会延误治疗,比例高达67%。指标异常了要赶紧去血液科看,必要时得做骨髓穿刺,排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一种血液系统原发疾病)。所有治疗都得听医生的,千万不要自己随便用降红细胞的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