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牙周袋深度超过6毫米、牙槽骨吸收超过牙根长度的1/2时,说明牙周炎已经进入“红灯区”。这时候的牙齿就像被白蚁蛀空的地基,稍微不注意可能就会“连根掉”——有研究显示,重度牙周炎患者牙齿脱落的风险是健康人的18倍,及时干预特别重要。
如果牙齿松动还没到三级(没有明显左右晃动),需要做专业的牙周基础治疗:超声波洁牙能清掉牙龈边上看得见的牙结石;龈下刮治是用细探针伸到牙周袋底部,像通下水道一样把藏起来的菌斑清走;根面平整则是把粗糙的牙根表面打磨光滑,不让细菌有“藏身之处”。整个治疗需要分好几次完成,中间一定要严格保持口腔卫生。
当牙齿松动到三级(明显能左右移动),且X光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牙根长度的2/3时,拔牙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拔牙后3-6个月是种牙的黄金窗口期,这时候牙槽骨萎缩最少;现在的骨增量技术(比如填骨粉加骨膜覆盖),能让骨量不足的人种牙成功率达到92%。
日常护牙要做好这4点
- 刷牙改对方法: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缝刷清洁后槽牙;电动牙刷选震动频率3万到4万次/分钟的,清洁力更稳定。
- 菌斑要“显形”:每周用菌斑显示剂,对着镜子找没刷干净的死角——染成红色的地方就是没清到位的菌斑。
- 吃对食物帮清洁:多吃膳食纤维,比如苹果、芹菜这些天然“牙刷食物”,咀嚼时能摩擦牙齿表面,还能促进唾液分泌(唾液是天然的“口腔清洁剂”)。
- 戒烟限酒别大意:吸烟者牙周炎的进展速度是普通人的3倍,酒精会破坏口腔菌群平衡,两者都会让牙周问题更严重。
这些误区要避开
× 觉得“牙不疼就没事”:牙周炎早期几乎没痛感,等出现牙疼、牙龈肿,往往已经到了重度阶段。
× 盲目用中成药:有些中成药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支持,别用“试错”的方式治牙。
× 拒绝拍牙片:三维CT能精准看出牙槽骨吸收多少,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依据。
× 牙疼时强行洗牙:牙齿急性发炎(比如牙龈肿得厉害、疼得受不了)时,洗牙可能会加重肿痛,得先消炎再处理。
重度牙周炎的治疗不是“一次就能好”的持久战,需要患者和医生密切配合。记住:治疗后的维护比治疗本身更重要——定期复查(通常每3-6个月一次)能及时发现复发迹象,把问题扼杀在早期。牙齿是陪我们一辈子的“老伙伴”,科学养护才能让它一直帮我们咬动美食、笑出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