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龋齿有发病急、进展快的特点。因为乳牙的牙釉质比恒牙更脆弱,牙本质里的小管更粗(约为恒牙的2倍),细菌代谢产物更容易刺激牙神经。据临床观察,乳牙从浅龋发展到牙髓炎的时间,大概只有恒牙的1/3到1/2。如果龋坏超过牙本质中层,碰到低于10℃的凉物或高于55℃的热物都会明显疼,而且65%的孩子会有夜间痛。
应急处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当孩子出现急性牙痛时,可以先试试这些临时缓解方法:
- 口腔清洁:用37℃左右的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轻轻漱口,每天3-4次,每次含30秒到1分钟,能清除龋洞里的食物残渣。
- 物理镇痛:用冰袋间歇性敷在疼的那侧脸上,每次10-15分钟,歇5分钟再敷,通过降低神经传导速度缓解疼痛。
- 局部安抚:经医生指导后,用无菌棉签沾少量含丁香油的牙科安抚剂,轻轻涂在龋洞底部,能暂时止疼。
要避免这些错误做法:直接含固体止痛药片(可能灼伤口腔黏膜)、自己往龋洞塞粉药(引发化学性炎症)、用太烫或太冰的水冲牙(加剧疼痛)。特别提醒:6岁以下孩子禁用含酒精的漱口液。
专业诊疗流程解析
规范治疗要遵循分级原则:
- 龋齿分期治疗:
- 浅龋:直接用玻璃离子或树脂材料充填。
- 中龋:先铺一层氢氧化钙保护牙神经,再用复合树脂修复。
- 深龋:如果发展成不可逆牙髓炎,需做乳牙根管治疗。
-
乳牙根管治疗特点:
- 填充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或新型硅酮基糊剂。
- 严格控制根管预备深度,避免伤到下面的恒牙胚。
- 术后拍X线片确认充填效果。
-
治疗辅助措施:
- 急性期可用儿童专用氯己定含漱液。
- 治疗后持续疼痛的孩子,医生可能会让短期用布洛芬混悬液。
临床数据显示,用橡皮障隔离技术做乳牙治疗,术区隔离成功率能到90%以上,大大降低二次感染风险。建议选有儿童口腔专科资质的医疗机构。
系统性护理方案
建立三级预防体系能有效减少复发:
-
口腔清洁管理:
- 用含氟牙膏(氟离子浓度1450ppm),3岁以下每次挤米粒大,3-6岁挤豌豆大。
- 用圆弧刷牙法,刷毛与牙面呈45度角轻刷,每次刷够2分钟以上。
- 饮食干预策略:
- 每天吃游离糖不超过3次,且集中在正餐时间。
- 加餐选低致龋食物,比如奶制品(含酪蛋白)、坚果(含磷多)、纤维多的蔬果。
- 专业防护手段:
- 乳磨牙窝沟封闭最佳时间是萌出后3-4年内。
- 专业涂氟每3-6个月一次,高风险儿童可缩短到2个月。
要注意这些坏习惯:4岁以上还吮手指(会导致前牙开合)、用嘴呼吸(引发牙弓狭窄),需及时做肌功能训练或用前庭盾纠正。
新型预防技术进展
近年临床推广的预防措施有这些:
- 菌斑可视化技术:用2%碱性品红的菌斑显示剂,帮着找出刷牙盲区。
- 智能监测设备:带压力传感器的儿童牙刷能防过度用力,配套APP记录刷牙轨迹。
- 龋病风险评估:通过测唾液中变形链球菌数量,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
要注意的是,乳牙健康和恒牙发育密切相关。没治的乳牙龋齿可能引发根尖周炎,导致恒牙釉质发育或矿化异常。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乳牙龋齿没治的孩子中,约75%在长恒牙时会有龋齿问题,早干预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