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萌出时常常会有各种不舒服,得留意异常情况。如果牙龈一直红肿、嚼东西时明显胀痛,或者张不开嘴影响吃饭,可能就是智齿萌出有问题了。现在很多人因为颌骨退化,约70%的成年人会遇到智齿阻生——就是牙弓最里面的第三磨牙,因为没足够空间长出来,引发一系列麻烦:
智齿萌出异常的五大表现
- 局部发炎红肿
智齿刚顶破牙龈时,周围牙龈会红、肿,碰一下就疼。严重的话张不开嘴,说话、吃饭都受影响,有的还会暂时咬东西不对劲儿。 - 冠周炎反复犯
阻生的智齿和牙龈瓣之间会形成一个“盲袋”,容易塞食物残渣,引发冠周炎。急性发作时,牙龈瓣又红又肿甚至糜烂,里面还会积脓,炎症可能扩散到后牙区或下巴的淋巴结。 - 磨伤口腔内壁
长得低、往前倾的阻生智齿,长期摩擦两边的口腔内壁,会导致反复溃疡,好得慢,还会让局部组织增生变厚。 - 挤坏旁边的牙
往前倾斜长的智齿,会挤压旁边的第二磨牙,导致第二磨牙周围的牙槽骨被吸收,牙脖子处出现蛀牙。检查时能看到第二磨牙靠智齿的那面有特殊形状的龋损。 - 影响全身健康
严重的冠周炎可能引发面部间隙感染,出现脸肿、张不开嘴、发烧等全身症状。长期慢性炎症还可能变成“病灶”,影响全身免疫力。
急性期怎么处理
急性期要先控制炎症,记住这些方法:
- 局部护理:用38℃左右的温盐水漱口(每天4-5次),也可以用氯己定含漱液帮忙保持口腔清洁;
- 物理缓解:肿得厉害时,每隔1小时用冰袋敷15分钟;
- 饮食注意: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比如粥、汤),避免辣、酸等刺激性食物;
- 这些别做:别用牙签挑食物残渣,别用热毛巾敷,别嚼硬东西。
什么时候需要拔牙
如果有下面任何一种情况,炎症消了之后建议拔牙:
- 智齿位置异常(比如横着长、往前倾斜超过25度);
- 冠周炎一年发作2次以上;
- 旁边的牙出现不可逆损伤(比如牙根吸收、蛀牙烂到牙髓);
- 拍片子显示智齿牙根长了2/3以上,但完全没空间萌出。
现在微创拔牙技术已经很成熟,85%的患者反馈术后疼痛能忍受。
拔牙后怎么护理
术后护理要注意:
- 饮食:术后2小时可以吃冷流质食物(比如冰牛奶),24小时内别吃热的;
- 活动:24小时内别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血凝块脱落;
- 口腔卫生:24小时后用生理盐水轻轻漱口,慢慢恢复刷牙。
怎么预防智齿问题
18-25岁的人每6-12个月拍一次口腔全景片,评估智齿生长趋势。日常护理做好三步:
- 用牙线清理后槽牙缝隙;
- 用巴氏刷牙法刷牙龈边缘;
- 用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消毒。
特殊人群要注意
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低的人,出现智齿症状时要先控制好血糖。孕妇如果需要治疗,最佳拔牙时机是妊娠中期(14-20周),所有方案要经多学科评估。
总之,智齿问题很常见,但只要留意牙龈红肿、胀痛、张口受限这些异常表现,及时用温盐水漱口、冷敷等方法缓解,符合指征时尽早拔牙,再做好术后护理和日常预防,就能避免大部分麻烦。定期检查口腔、做好清洁,才能让智齿问题少找上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