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一项研究表明,高果糖饮食会加速肿瘤生长。尽管癌细胞不能直接将果糖代谢为能量,但果糖在肝脏中的代谢产物提供了促进快速肿瘤发展的构建模块。
果糖与癌症:隐藏的联系
果糖是一种常见的存在于水果中的糖类,也被广泛用于加工食品中作为高果糖玉米糖浆。长期以来,果糖被认为比葡萄糖更健康。然而,西方饮食中果糖的消费量比1960年代增加了15倍,引发了担忧。研究人员将年轻人中癌症发病率的上升与饮食变化联系起来,特别是日常食物中果糖的增加。为了理解这种关系,科学家们给患有癌症的斑马鱼和小鼠喂食富含果糖的饮食。研究结果揭示了肿瘤生长的显著加速,某些癌症的生长速度翻了一番。
对肿瘤生长的间接影响
与预期相反,癌细胞并不直接代谢果糖。实验表明,在仅供给果糖的情况下,人类癌细胞培养物并未显示出显著的增长。相反,研究表明,果糖在肝脏中的代谢产生了如溶血磷脂酰胆碱(LPCs)等分子,这些分子被癌细胞用作构建材料。通过肝脏酶如酮己糖激酶(KHK)和醛缩酶B的作用,产生的LPCs被肿瘤细胞转化为磷脂酰胆碱(PCs)。PCs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癌细胞能够迅速增殖。
果糖作为肿瘤的营养源
该研究强调了果糖通过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材料间接支持癌症的方式。这一发现提出了关于饮食在癌症进展中的作用的问题,即减少果糖摄入是否可以“饿死”肿瘤。研究人员建议,癌症患者应避免食用高果糖的食物,但需要临床试验来验证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对癌症治疗的意义
这些发现将关注点从肿瘤直接摄取营养转向人体内部更广泛的代谢相互作用。通过了解健康组织如何将膳食成分加工成支持肿瘤的副产品,科学家希望开发出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
研究表明,虽然癌细胞不能直接代谢果糖,但其肝脏代谢产物显著加速了肿瘤生长。这一发现表明,减少果糖摄入可能会减缓癌症进展,但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确认其有效性。它强调了理解饮食习惯如何通过复杂的代谢过程影响癌症发展的重要性。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