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使用“嗯”可能预示认知衰退Saying 'Um' More Frequently May Signal Cognitive Decline

环球医讯 / 认知障碍来源:www.msn.com加拿大 - 英语2025-11-15 15:36:34 - 阅读时长7分钟 - 3008字
多伦多大学与贝克斯特医院联合研究发现,日常言语中“嗯”、“呃”等填充停顿的频率与执行功能能力存在显著关联,执行功能涵盖计划、注意力管理及认知灵活性等核心认知过程。通过对18至90岁成年人言语样本的分析,研究证实自然言语中的停顿时长和频率能更精准预测认知表现,其敏感度甚至优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等传统筛查工具,尤其在正常认知范围内捕捉细微变化。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日常化、可重复的认知健康监测途径,避免了传统测试的练习效应问题,为早期识别认知衰退风险开辟了新方向,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158字)
认知衰退执行功能自然言语停顿填充词言语时序找词困难认知监测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认知变化
频繁使用“嗯”可能预示认知衰退

自然言语停顿预示18至90岁执行功能变化

核心发现

  • 研究团队分析了241名18至90岁成年人的言语模式,发现停顿和“嗯”等填充词的使用频率与贯穿成年期的执行功能能力相关。
  • 自然言语中的找词困难比蒙特利尔认知评估等标准筛查工具更能准确预测认知测试表现。
  • 研究表明,分析日常言语可提供一种便捷、可重复的手段来追踪认知变化,避免传统测试中常见的练习效应问题。
  • 言语时序特征(停顿频率和时长)与认知能力关联最为紧密,其反映的不仅是基础处理速度。

日常言语中的“嗯”和“呃”可能并非单纯的口头习惯。研究表明,这些停顿与执行功能能力相关,揭示了成年期认知控制、计划及思维灵活性的深层变化。

当你发现自己在描述事物时更频繁地停顿时,是否该提高警惕?根据发表在《言语、语言与听力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自然言语中的找词困难反映了更广泛的认知变化。

多伦多大学与贝克斯特医院的研究团队分析了两组人群的言语样本:67名65-75岁老年人,以及174名18-90岁成年人。每位参与者需在60秒内描述两幅插图中的所有可见内容。软件从录音中提取了700多项特征,包括语速、停顿时长及填充停顿频率。

参与者接受了执行功能评估,测试工作记忆、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和言语流畅性。执行功能涵盖支持计划制定、注意力管理、指令记忆及多任务处理的心理过程。这些能力通常随年龄增长而衰退,衰退速率取决于个体经历的是正常老化还是发展为痴呆症。

言语时序预测认知表现

言语时序特征在两项研究中均显示出关键作用。时序相关特征与执行功能的关联最为清晰且稳定。在描述图片时产生更多停顿和填充词的成年人,在认知控制测试中得分更低。无论研究人员仅分析老年人群体还是涵盖全年龄段成人,这一关联均成立。

在老年人中,找词困难解释了分析中识别出的两大执行功能核心组件的个体差异:一个反映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能力,另一个体现言语流畅性与思维转换能力。言语停顿越多,两项能力表现越差。

纳入年轻参与者的第二项研究通过不同分析方法验证了这些关联。研究人员从773人的常模样本中提取了反映自然变异的模式。与言语时序相关的两个组件与执行功能关联最强:中长停顿较多的成年人在言语流畅性和思维转换测试中表现更差;短停顿和填充停顿较多者执行能力也较弱,但该关联稳定性较低。

超越基础处理速度

言语时序与执行功能的关联可能不仅反映基础处理速度(尽管速度确有影响)。执行功能测试常高度依赖反应速度,思维较快者通常语速更快。

但关于找词失败的研究指向更具体的机制。传输缺陷假说提出,问题特异地发生在“确定说哪个词”到“提取发音方式”的转换阶段。虽然基础处理速度影响找词,但相当一部分找词困难具有针对性。

试想某人在照片中命名物体时的困境:个体识别物体、理解其含义、知道需说出名称,但发音模式暂时缺失。他们可能在搜索心理词汇库时发出填充词、改用描述代替,或最终使用近似词汇。此过程高度依赖执行功能——维持目标、抑制错误反应、灵活调整计划及监控输出。

自然言语可能捕捉到标准临床测试易忽略的执行过程维度,因其代表真实日常行为而非人工实验室任务。描述复杂图片时,说话者需同步规划内容、选择恰当词汇、监控输出准确性和连贯性,并在找词失败时调整策略。这种多任务处理对执行资源消耗极大。

传统筛查工具易忽略细微变化

研究揭示了自然言语测量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广泛使用的痴呆筛查工具)之间的显著差异。在155名完成MoCA的老年人中,言语时序仅与总分呈微弱相关,且该关联经统计校正后消失。

MoCA用于筛查痴呆风险,多数健康人得分接近上限。该测试无时间限制,既不测量反应速度也不测量反应时间。最常被遗漏的项目涉及情景记忆,而非言语时序所触及的执行功能。

这一差异凸显了MoCA等简短痴呆筛查工具的关键局限:它们可能遗漏仍处于“正常”分数范围内的执行功能细微变化。相比之下,言语分析能检测正常范围内的处理速度和找词效率变异,这些变异仍能预测认知能力的实质性差异。

追踪“嗯”声或助于认知健康监测

最具前景的应用可能在于纵向监测而非单次评估。健康成年人的执行功能能力差异显著。中年认知健康良好者需经历相对严重的神经退行性变,才会在单次测试中跌出正常范围。

追踪个体执行功能衰退速度更具诊断价值。健康人随年龄增长执行能力以特定速率衰退,而高痴呆风险者衰退可能更快。遗憾的是,全面执行功能测试耗时、侵入性强且费用高昂,极少有成年人愿定期接受。此外,重复测试产生的练习效应使结果解读复杂化。

自然言语评估为克服这些障碍提供了实用方案。图片描述是日常活动,重复练习难以显著提升表现。该任务负担小,可轻松每数月重复一次。自动化分析无需专业人员操作,以可量化但自然的方式捕捉处理速度。

研究人员指出,不同特征组合策略对不同年龄组和研究问题效果各异。分析可能发展痴呆的老年人时,已知随疾病进展变化的言语特征最有效;研究更广年龄范围时,从大样本常模推导的统计模式更能捕捉有意义变异。

这种灵活性既是优势也是挑战。言语蕴含丰富的认知功能信息,但关键维度可能取决于人群和临床问题。未来研究若将自然言语分析与详细执行功能测试结合,或能更好区分认知控制中依赖速度与独立于速度的成分。

研究证实,日常对话中充斥的“嗯”和“呃”反映真实认知过程,而非单纯说话习惯。停顿频率和时长为执行功能能力提供了窗口,而传统测试常忽视此窗口。随着自动化言语分析技术持续优化,这一窗口或将成为贯穿 lifespan 追踪认知健康的便捷灵敏手段。

研究局限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比较而非个体纵向追踪。尽管结果提示言语时序可有效监测认知衰退,但此应用需通过随访数月或数年的同人群体研究验证。两项研究使用不同执行功能评估工具,使队列间直接比较困难。样本量适中,尤其高龄组较小。参与者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可能限制推广至教育水平较低人群。研究排除了MoCA得分低于21的个体,可能遗漏认知障碍最早阶段(此时言语变化最具临床意义)。

资金与披露

本研究获Mitacs加速计划实习补助金FR75766(授予魏希特·韦)及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发现补助金RGPIN-2019-06515(授予杰德·A·梅尔策)支持。杰西卡·罗宾为Winterlight Labs全职员工,该公司开发了本研究使用的言语分析软件。其余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出版详情

标题:自然言语分析可揭示成年期执行功能的个体差异

作者:魏希特·韦(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贝克斯特医院Rotman研究所)、达娜·库尔扎巴耶娃(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贝克斯特医院Rotman研究所)、莱拉·埃尔塞格(贝克斯特医院Rotman研究所;多伦多大学细胞与系统生物学系)、米拉·凯茨·罗斯(贝克斯特医院Rotman研究所;多伦多大学言语病理学系)、凯亚·A·斯宾塞(贝克斯特医院Rotman研究所;大学健康网络Krembil神经科学中心)、杰西卡·罗宾(多伦多Winterlight Labs)、艾伦·比亚利斯托克(约克大学心理学系)、杰德·A·梅尔策(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贝克斯特医院Rotman研究所)

期刊:《言语、语言与听力研究杂志》,第1-19页

DOI:10.1044/2025_JSLHR-24-00268

文章历史:2024年4月25日接收;2024年12月20日修订;2025年8月14日接受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