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电影《料理鼠王》结尾的一个神奇场景中,以苛刻著称的美食评论家安东·埃戈仅凭一勺同名菜肴,便瞬间穿越回童年,味觉与香气唤醒了尘封的记忆。无需图片——食物的滋味与气息足矣。
嗅觉是我们最不显眼却最强大的感官之一。它甚至能打开记忆的闸门,唤醒那些自以为早已遗忘的往事。嗅觉也是最个人化且主观的感官,这使得人们难以就“何为好闻”达成共识。然而,对于“最臭的气味”,人类似乎存在共识。
1889年,德国实验室中一次涉及硫代丙酮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产生了极其恶臭的气体,导致半公里外的人呕吐昏厥,迫使弗赖堡市部分区域紧急疏散。我们至今仍不清楚确切反应机制,但显然无人急于重现实验。
但当嗅觉开始衰退时会发生什么?如果嗅觉丧失不仅是暂时症状呢?
通往情绪的捷径
嗅觉是进化赋予的优势:它警示我们无形的危险并触发警觉。气味还能影响决策,大型品牌深谙此道,通过在店铺喷洒特定香氛触动消费者情绪以延长停留时间。
气味具备唤醒记忆与强烈情感的能力,这归功于嗅球。这个位于前脑靠近鼻腔的小区域接收嗅觉信号,并直接传递至管理记忆与情绪的大脑区域。
尽管至关重要,嗅觉仍是理解最浅的感官,常被低估。当它衰退时往往不易察觉,直到失去才知其重要性。
意大利知名“超级感官专家”米凯莱·克里帕在疫情期间失去了嗅觉。虽几周后恢复,但噩梦才刚开始——复原的嗅觉出现扭曲:橙子闻起来像烧焦塑料,桃子似罗勒,香草令他恶心。这很可能因嗅球神经元受损所致。
任何嗅觉丧失都令人不适,但它可能具有更深层意义:大脑内部发出的预警信号。
普通感冒还是帕金森病?
多数人都曾因感冒或流感暂时丧失嗅觉。然而这一症状也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或帕金森病的早期征兆。此关联早已被发现,但令人惊讶的是,嗅觉丧失往往在疾病典型症状出现前数年就已发生。
那么,嗅觉丧失能否用于预测帕金森病?答案虽不完美但明确:视情况而定。
早期预警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难题在于确诊时损伤已相当严重。以帕金森病为例,当僵硬、震颤等首发症状显现时,负责控制运动的神经递质多巴胺的神经元已损失过半。
识别嗅觉丧失等早期症状——影响高达90%的患者——可作为生物标志物,警示疾病存在。这将大幅提前诊断时间,使患者获得更有效的治疗。
问题在于该症状并非帕金森病独有:衰老、压力或其他状况也可能引发,导致我们低估其重要性。
目前尚不确定神经退行性疾病为何导致嗅觉丧失,但已有线索。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中,疾病可能始于嗅球,远早于扩散至运动控制区域。这是因为我们吸入的某些病毒、农药或毒素可能损伤该区域并引发病变。
至于阿尔茨海默病,最新研究揭示损伤可能始于脑干一个微小的蓝斑核区域。这个“警报按钮”维持我们的清醒与专注,它与嗅球的连接将气味与情绪关联。当此连接断裂,嗅觉问题会在痴呆首征出现前很久发生。
简言之,嗅觉能力丧失并非疾病本身的症状,而是退行性病变启动的预警信号。
通过嗅觉诊断
当患者就诊时,区分帕金森病与其他运动障碍并不容易。结合其他检测指标的嗅觉丧失可辅助确诊,并预测疾病进展——因其与更严重的疾病形式相关。
此外,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丧失具有选择性:巧克力等愉悦气味感知无碍,但对肥皂、烟雾或橡胶等中性或不悦气味的识别能力下降。
部分患者(尤其是女性)经历更怪异的现象:嗅觉幻觉。她们会感知烟草或燃烧木材等“幽灵”气味,而现实中并不存在。
尽管难以置信,帕金森病甚至拥有独特气味——被描述为木质与麝香调。这要归功于苏格兰女子乔伊·米尔恩,她凭借超常嗅觉在其丈夫确诊前12年就识别出这种特殊气味。
嗅觉丧失看似仅限于鼻腔的问题,实则为窥探大脑的窗口。它让研究人员得以一窥大脑奥秘,收集宝贵信息,从而更好地照护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提升其生活质量。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