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药物齐勒贝西兰经研究证实,单次注射即可安全有效地将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降低,且效果可持续长达六个月。
该药物II期临床试验结果近期在美国心脏协会2023年科学会议上公布。全球超过10亿人患有医学上称为高血压的疾病。既往研究表明,高血压会显著增加中风、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等多种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提升肾损伤、代谢综合征、痴呆及视力问题的患病概率。
高血压通常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改变(如健康饮食与增加运动)进行治疗。然而,先前研究显示,许多高血压患者未能坚持服药,部分人在一年后便停止用药,使其面临血压失控带来的健康风险。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美国心脏协会综合高血压中心主任乔治·L·巴克里斯博士指出:"超过70%的高血压患者未按处方服药,导致全国血压达标率不足30%,尽管我们拥有100多种降压药物可用。"
未参与本研究的加利福尼亚州纪念医疗鞍背医学中心介入心脏病专家程汉·陈博士表示:"大量患者未能按处方服用降压药,用药依从性不足会显著增加血压失控风险,进而提升心血管事件概率。主要问题在于患者需同时管理多种药物,部分药物甚至需每日多次服用。"加利福尼亚州纪念医疗心脏与血管研究所非侵入性心脏病学主任詹妮弗·王博士补充道:"对于无即时感知效果的日常药物,患者往往难以坚持。血压每降低10毫米汞柱,即可大幅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风险,但血压失控作为远期风险,常使患者忽视规律服药的重要性。"
齐勒贝西兰如何治疗高血压?
齐勒贝西兰是一种靶向血管紧张素原(AGT)的实验性RNA干扰药物。AGT主要在肝脏产生,参与血压调节。巴克里斯博士解释:"齐勒贝西兰阻断细胞内刺激血管紧张素原生成的信号通路。血管紧张素原会转化为强效升压物质血管紧张素II,后者导致动脉收缩并升高血压。血管紧张素II虽具多种生理功能,但过量将推高血压,因此阻断其生成可有效预防血压升高。"
药物实现六个月降压效果
本研究招募约400名收缩压在135-160毫米汞柱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包括未接受治疗或稳定使用不超过两种降压药者。参与者分别接受每六个月150毫克、300毫克或600毫克剂量,每三个月300毫克剂量的齐勒贝西兰注射,或安慰剂。
六个月后,研究者发现接受齐勒贝西兰治疗的患者无需额外降压药,24小时平均收缩压降低20毫米汞柱以上的可能性显著更高,且更可能将24小时平均收缩压控制在130毫米汞柱以下。
巴克里斯博士表示:"效果持续六个月令我惊喜,基于药物特性我原预期为三个月;收缩压降幅达14-15毫米汞柱也超出预期(常规药片仅7-8毫米汞柱),这证明齐勒贝西兰对系统的阻断更为彻底。"
高血压治疗新时代
迈阿密心脏与血管研究所血管医学主任伊恩·德尔孔德博士评价:"这项研究标志着高血压治疗新时代的开启。数年前多数医生未预料到此类疗法——全球普遍存在的致死性慢性病,未来或可通过每半年一次注射实现安全有效控制,这将彻底改变治疗格局。尽管现有降压药物有效安全且价格低廉,但许多患者血压仍不达标,用药依从性或耐受性是主因,该新疗法将重塑高血压治疗模式。"
英国心脏基金会医学总监尼尔什·萨马尼爵士指出:"研究表明,每年仅需注射一到两次即可有效降压,若后续证实能降低心梗和中风风险,这将成为高血压治疗的革命性方案。"陈博士强调:"目前尚无单次给药即可维持长期效果的降压药,这种给药间隔能避免依赖每日服药依从性。该药物平均降低收缩压至少10毫米汞柱,有时高达20毫米汞柱以上;鉴于研究起始平均收缩压为142毫米汞柱,单次注射即可使患者血压回归正常范围,无需额外药物。"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