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证据表明环境式AI语音记录工具或可减轻临床医生职业倦怠
——临床医生反馈能更专注患者诊疗
此前研究已证实电子健康记录(EHR)文书负担与临床医生职业倦怠及岗位流失率相关。在最新研究中,临床医生使用环境式AI语音记录工具30天后,职业倦怠比例从51.9%显著降至38.8%。医生还表示,借助AI语音记录工具的支持,他们可能额外增加门诊接诊量。
耶鲁医学院(位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Kristine D. Olson医学博士及其团队在《JAMA Network Open》期刊报告,一项多中心质量改进研究表明,环境式人工智能(AI)语音记录工具的使用与门诊临床医生职业倦怠显著降低相关。在263名医师及高级执业医师中,使用环境式AI语音记录工具30天后,经历职业倦怠者的比例从51.9%显著降至38.8%(OR 0.26,95%置信区间0.13-0.54)。
临床医生还报告了次级结局的改善,包括认知任务负荷降低、下班后文书工作时间减少,以及更专注于患者的诊疗能力提升。耶鲁医学院的共同作者Lee H. Schwamm医学博士向MedPage Today表示:"鉴于多数旨在减轻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均告失败,倦怠评分改善如此显著令我惊讶。更值得注意的是,医生反馈在就诊过程中能将更多时间用于专注患者诊疗——这对医患双方均有裨益。"此外,"医生表示借助AI语音记录工具的支持,他们可能额外增加门诊接诊量。"
先前研究表明,医师每日工作时间中超过半数用于电子健康记录(EHR)文书工作,仅四分之一时间用于实际接诊患者。文书负担已被广泛证实与职业倦怠及岗位流失相关。Schwamm解释道,AI语音记录软件"在患者与临床医生对话期间实时聆听,随后将对话关键内容总结为标准医疗记录格式。我们在使用中体验极佳,终稿修改所需时间与精力极少——该工具始终应视为临床医生编辑定稿的初稿。"他指出,该工具还带来意外收获:"许多临床医生注意到,AI语音记录工具能捕捉到讨论过但若由人工记录可能遗漏的信息,这种情况常发生在就诊结束后的长时间间隔之后。"
另一项近期学术医疗中心调查显示,利用AI草拟记录进行门诊被动记录可降低医生职业倦怠并改善身心健康。参与本研究的医疗系统之一自2024年4月启动环境式AI语音记录工具以来,已在门诊场景生成逾170万份记录。旧金山Sutter Health的共同作者Veena G. Jones医学博士向MedPage Today透露:"我们观察到临床记录耗时最多减少25%,其中高频使用者降幅最为显著。"
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Kaustav P. Shah医学博士和Kevin B. Johnson医学博士在同期评论中指出,尽管AI语音记录工具"是迄今采用最快、实施最广的生成式AI医疗解决方案……但区分 hype 与现实颇具挑战,因为各方对该工具改善医生倦怠、患者体验及医疗机构营收周期管理的承诺充满期待并投入大量资金。"他们强调"倦怠改善效果可能消退",因其他挑战依然存在,如"自主权缺失、报销减少及同事关系问题",并对"研究中观察到的70%倦怠风险降幅仅源于EHR时间节省"表示存疑。"即便记录实现自动化,基于当前环境式AI语音记录技术水平,临床医生仍需操作电子健康记录系统查阅患者信息、开具医嘱及协调专科医生,"他们写道,"但随着健康供应商市场竞争推动产品质量提升与成本下降,环境式AI语音记录技术将持续改进。"
该研究于2024年2月至10月开展,Olson团队纳入美国六家学术及社区医疗系统的263名门诊医师及高级执业医师(53.6%为女性)。平均执业年限15.1年,49.7%为全科医生,88.2%为主治医师,63.9%为学术教职人员。
在10分制量表中,环境式AI语音记录工具显著改善了多项次级结局:职业倦怠(均值差异0.47分)、记录相关认知任务负荷(均值差异2.64分)、提供专注诊疗的能力(均值差异2.05分)、患者通过阅读记录理解诊疗方案的程度(均值差异-0.44分)、紧急加号接诊能力(均值差异0.51分)以及下班后文书工作时间(均值差异0.90小时)。
该研究未考察患者结局,且缺乏对照组。同时未对比不同品牌AI软件或评估其记录准确性。Schwamm表示:"我们正在评估患者对使用与未使用AI语音记录工具就诊体验的调查反馈,以确认患者是否报告更高的诊疗参与度。"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