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目前广受赞誉的减肥药物不仅能缩小腰围、控制血糖,还可能减轻酒精带来的兴奋感。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弗拉林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析了20名肥胖成年人对酒精饮料的反应。其中一半受试者已连续服用GLP-1受体激动剂至少四周,另一半未使用此类药物。既往研究已证实GLP-1药物与酒精使用障碍患者的饮酒量减少存在关联。
GLP-1类药物包括诺和泰(司美格鲁肽)、Wegovy(司美格鲁肽)以及含替尔泊肽的曼优妥,它们模拟调节血糖和食欲的天然激素。本次研究纳入了使用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和利拉鲁肽的受试者。
该研究共同作者、研究所健康行为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兼临时联席主任亚历克斯·迪菲利切安东尼奥向福克斯新闻数字版表示:"我们有证据表明这些药物在实验室外确实能减少饮酒行为,本研究旨在探究其作用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服用GLP-1药物的人群酒精兴奋感出现延迟且程度更温和。所有受试者均经过整夜禁食,食用相同零食后摄入标准计量的酒精饮料,目标呼气酒精浓度达0.08。
研究人员持续四小时监测受试者的呼气酒精浓度、饮酒渴望、食欲、恶心感和血糖水平,并要求其按0-10分制评估醉酒程度。GLP-1用药组在前10至20分钟内呼气酒精浓度上升速度更慢,整体浓度水平也更低,且早期报告的醉酒感更弱。
这项10月15日发表在《科学报告》期刊的研究结果,与GLP-1药物在肠道的作用机制相符。此类药物已知会延缓胃排空,从而减缓酒精吸收速度。迪菲利切安东尼奥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新闻稿中指出:"饮酒者清楚小口啜饮葡萄酒与一饮而尽威士忌的区别。起效更快的物质滥用风险更高,对大脑影响也不同。若GLP-1药物能减缓酒精入血,就可能降低酒精效应并帮助减少饮酒量。"
研究团队还发现GLP-1用药组的整体饮酒渴望显著降低。两组在恶心感和血糖变化方面表现相似,表明"兴奋感减弱"并非源于身体不适。
专家指出,美国超半数成年人饮酒,约十分之一存在酒精使用障碍。现有控酒药物主要作用于大脑,而GLP-1药物似乎部分通过肠道发挥作用。作者强调本试验属小规模非随机试点研究,且所有受试者均患有肥胖症。迪菲利切安东尼奥表示:"需更多研究明确药物有效性、长期影响、不同药物效果差异,以及控制饮酒与调节血糖的最佳剂量——这些问题尚无定论。"
北达科他州立大学流行病学副教授、美国流行病学学会会士阿克沙亚·巴加瓦图拉博士认为,该研究规模过小无法证明因果关系,仅提供"有趣信号而非结论"。他补充道,早期兴奋感减弱反而可能促使部分人增加饮酒量,"未来研究应监测总饮酒量和渴望模式变化,以确认是否存在代偿行为。"
巴加瓦图拉指出,新兴数据表明GLP-1药物可能重塑成瘾治疗领域:"GLP-1受体不仅影响食物奖励信号,还调控酒精、尼古丁等物质的渴望。若在更大规模研究中得到验证,这类药物或将成为代谢类成瘾治疗新选择——连接内分泌学与行为健康。"他强调:"是时候超越'减肥狂热'的片面认知了。GLP-1药物通过复杂机制调节食欲、奖赏和代谢,作用远不止减重。"该专家呼吁公众信息应着重强调药物的医学价值及临床监管必要性。
福克斯新闻数字版已联系GLP-1药物生产商请求置评。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