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斯大学生态学家迈拉·阿隆森及其同事开展的研究发现了"压倒性证据":通过建立公园、种植本土植物和鼓励可持续景观设计等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举措,能显著改善人类健康。
阿隆森及其合著者在期刊《人与自然》发表的文章中描述,他们对1500多项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整合研究发现。团队考察了支持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即让城市更绿色并对动植物更友好的方法——如何影响人类健康,同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与城市居民生活之间的关联。
"我们发现压倒性证据表明生物多样性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福祉,"阿隆森表示,她是环境与生物科学学院生态学、进化与自然资源系的助理教授。"这些行动还能减少暴露于热污染和空气污染、光污染及噪音等环境危害的风险。"
研究显示,旨在支持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例如种植本土植被、建设大型公园和减少农药使用,与改善身心健康、增加身体活动量、促进儿童发育以及强化社会成果密切相关。
阿隆森同时担任索默塞特县富兰克林镇500英亩威廉·L·哈钦森纪念森林中心的主任,长期研究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并探索城市如何支持生物多样性。她指出,随着科学家提供越来越多证据证明城市生态系统可通过规划和管理维持高水平多样性,城市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日益关注支持和培育这些生态系统。
但她始终心存疑问:生物多样性是否真的对人类有益?
"当城市规划者开始关注公园和绿地如何支持自然时,我们需要明确——这种生物多样性是否同样惠及当地居民?"她表示。
研究表明,当城市包含大型公园、绿色走廊、本土植物、湿地和树木,并采用无害农药方式管理这些空间时,居民将从中受益。"他们呼吸更清洁的空气,压力减轻,社会纽带更牢固,"阿隆森说。
科学家在综述中还识别出贡献于健康效益的具体生物多样性支持要素,包括连接公园的绿色走廊、城市内部的多样化栖息地,以及对大型树木、湿地和河流等特殊资源的保护。
研究同时指出某些负面影响:部分释放风媒花粉的树木可能加剧过敏,城市绿化项目有时会导致绅士化现象,推高房产价值并迫使长期居民迁离。
然而阿隆森强调,积极效益远超过负面效应。
她表示,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应将生物多样性不仅视为环境目标,更应作为公共卫生战略。研究强调需要审慎规划以避免意外后果,同时最大化城市环境中自然的效益。
"这是我们首次汇编多样化文献,展示城市中人类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巨大的协同效益潜力,"阿隆森说,"为生物多样性设计和管理城市绿地空间也将造福人类。"
更多信息:埃丽卡·N·斯波茨伍德等人,《生物多样性行动能否创造健康场所?与以生物多样性为重点的城市绿化相关的人类健康结果的系统综述》,《人与自然》(2025)。DOI: 10.1002/pan3.70130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