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36岁女子便秘查出肠癌,便秘咋就成了肠癌导火索?

作者:张熙
2025-09-13 09:05:01阅读时长2分钟914字
36岁女子便秘查出肠癌,便秘咋就成了肠癌导火索?
消化内科肠癌便秘长期便秘癌变风险息肉排便模式异常大便形态改变肠镜筛查粪便免疫化学检测膳食纤维生活方式管理早期肠癌预警信号高危人群早期筛查

内容摘要

长期便秘可能增加肠癌风险,通过毒素滞留和肠道微环境改变机制影响。早期肠癌预警信号包括排便模式异常、大便形态改变等。高危人群需定期筛查,改善生活方式可降低风险。

近期,36岁的吴女士因长期便秘延误治疗,被查出早期肠癌。近3个月她大便干结,自行用药和调整饮食后症状反复,检查发现肠道有1厘米宽基息肉,术后病理诊断为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变,好在癌细胞未转移。该事件经权威医学期刊和媒体报道,引发大家对便秘与肠癌关联性的关注,医生强调“排便异常是肠癌预警信号”。

便秘为何会增加肠癌风险?

长期便秘虽不是直接致癌因素,但会间接增加肠癌风险。一方面,便秘使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变长,像亚硝胺、多环芳烃等致癌物会持续接触肠黏膜,可能引发DNA损伤和基因突变。另一方面,粪便干结刺激肠壁引发慢性炎症,长期炎症会激活致癌信号通路,促进息肉向腺瘤及癌变发展。2023年《柳叶刀》研究指出,每周排便<3次人群结直肠癌风险较正常人群高25%,便秘合并慢性腹泻者风险增加40%。不过,便秘引发的病理变化需结合其他危险因素综合评估。

哪些信号和人群要警惕肠癌?

肠癌早期有不少预警信号。排便模式改变,如持续性便秘或腹泻,或两者交替超2周,大便变细、带棱角或呈扁条状;消化道有报警征兆,像便血、不明原因体重下降>5%、持续性腹胀腹痛或触及腹部肿块;还有全身性表现,如贫血、疲劳乏力。但这些症状要与痔疮、肠炎等常见病鉴别。高危人群主要包括40岁以上人群,一级亲属有肠癌病史者风险增加2 - 3倍;每日摄入红肉>100g、加工肉类>50g,长期吸烟(每天>20支)、酗酒(酒精量>30g/日)的人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患者癌变风险较常人高5 - 10倍,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微环境更易致癌。

怎样预防肠癌和进行筛查?

预防肠癌可从生活方式入手。饮食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25 - 30g,如燕麦、芹菜、豆类,补充Omega - 3,如深海鱼、亚麻籽,减少高脂高糖饮食。规律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能降低肠癌风险15% - 30%。还要戒烟限酒,吸烟者戒烟后10年内肠癌风险下降至非吸烟者水平,酒精摄入量控制在男性<25g/日,女性<15g/日。筛查方面,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或有家族史者,建议每年粪便潜血检测,每3 - 5年肠镜检查,发现息肉缩短复查周期至1 - 3年;普通人群50 - 75岁每10年接受一次高质量结肠镜筛查,或选择FIT - DNA检测(每3年) + 乙状结肠镜(每5年)联合方案;出现预警信号要立即就医,优先肠镜检查并病理活检。用药请遵医嘱。 重视排便异常,高危人群主动筛查,可有效预防肠癌,提高早期发现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退休后这样做,有效预防植物神经紊乱!
多方合力!快让孩子远离仿烟棒棒糖危害!
内娱高压对艺人健康的摧残到底有多狠?
防窥膜危害大!快评估风险选无损视力方案!
近期木薯中毒频发!掌握科学吃法才能安全上桌!
4分钟急救生死线!我国成人急救技能普及率竟不足3%!
52岁女性便秘半年确诊肠癌,排便异常你忽视了吗?
11岁男孩喝‘增高汤’性早熟,盲目进补危害知多少?
沈阳师大2087名学生感染诺如,如何预防看这里!
健身网友患肝硬化!避开五大风险告别健康陷阱!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