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三方测评机构“老爸评测”发布的检测报告引发轩然大波。报告显示,科颜氏、花西子等品牌的10余款热门护肤品中检出禁用工业染料苏丹红Ⅳ,该成分来自含鳢肠提取物等的红色复合植物原料组。截至目前,科颜氏已下架涉事产品,花西子等仍在销售,多数品牌二次检测结果未公布。苏丹红作为致癌物,此次事件暴露了化妆品供应链原料端监管漏洞。
苏丹红危害有多大?检测数据来揭秘
苏丹红Ⅰ - Ⅳ是工业染料,早在2003年就被全球禁止用于食品和化妆品,中国2021年发布的《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也将其列为禁用成分。部分企业可能通过原料掺杂来规避监管。实验表明,苏丹红Ⅳ经皮肤吸收后,会代谢为亲脂性中间体并蓄积于脂肪组织,长期低剂量暴露可能引发肝肾细胞DNA损伤,增加肝癌、膀胱癌风险。动物实验中,每日摄入50 mg/kg体重可导致肝脏肿瘤。 涉事原料组苏丹红Ⅳ含量达1170 ppm,远超欧盟化妆品中允许的0.1 ppm痕量污染标准。成品检出浓度在435 - 1982 μg/kg,虽低于急性中毒剂量,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累积性健康风险。此外,部分使用者可能因个体敏感性出现接触性皮炎、红肿等急性反应。
化妆品为何非法添加苏丹红?原因大揭秘
苏丹红作为高效着色剂,能显著降低天然色素(如胭脂虫红)的使用成本。涉事原料组中鳢肠等植物提取物本身无红色素,暗示企业可能以“天然成分”为掩护添加人工色素。原料成分复杂度高,鳢肠提取物等天然成分的制备工艺缺乏统一标准,企业可能在提取过程中掺入工业染料而逃避检测。而且多数品牌仅对成品进行常规检测,未对原料组分进行全成分筛查,导致非法添加隐蔽性强。 企业通常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公开原料供应商信息,监管部门难以追溯污染源头。常规化妆品检测多聚焦微生物与重金属,对禁用偶氮染料的筛查需专门质谱分析,中小企业可能因成本问题未开展专项检测。
消费者和企业如何应对?防护指南请收好
消费者要学会识别成分,警惕红色/粉色但未标注天然色素来源(如CI 75470胭脂红)的护肤品,重点排查鳢肠、印度楝叶提取物与辣木籽油的组合成分。还可通过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管APP”查询产品备案信息,确认是否含禁用原料。同时,避免长期使用含可疑成分的彩妆、唇部产品。若出现皮肤瘙痒、红斑等过敏反应,立即停用并就医检测。 企业应建立供应商“白名单”制度,对植物提取物等高风险原料实施第三方全成分检测。将苏丹红等禁用偶氮染料纳入常规筛查项目,公开检测报告以增强透明度。监管部门要针对红色/粉色化妆品开展专项风险监测,重点抽检使用复合植物提取物的品类。对非法添加行为处以高额罚款并纳入企业信用黑名单,推动行业淘汰劣质供应链。 此次苏丹红事件威胁消费者健康,各方需协同构建全周期安全体系,保障化妆品使用安全。

